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大家都能感受到,越來越多的河流恢復生命,流域重現生機”。
7月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有關情況。水利部副部長陳敏在回答封面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來,水利部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聚焦河道斷流、湖泊萎縮等問題,重點選取了88條母親河,通過實施生態補水、加強水資源調度、強化生態流量泄放等措施,改善河湖生態環境。
水利部副部長陳敏。圖片來源:國新辦
陳敏介紹,這88條母親河中,79條是河流、9個是湖泊,目前79條河流里74條全線貫通,另外5條增加了有水河長和時長,9個湖泊生態水位流量有效保障,京杭大運河連續4年全線貫通,永定河連續5年全線貫通,海河流域河湖生態環境持續好轉。西遼河斷流27年后在今年干流首次實現全線過流。
他指出,下一步,水利部將堅持不懈抓好江河湖泊生態保護治理,推進母親河復蘇行動取得更多成效,著重抓好四方面工作。
封面新聞記者提問。圖片來源:國新辦
第一方面,抓好母親河復蘇行動。全面完成88條母親河復蘇目標任務,希望全部貫通。制定母親河復蘇標準,加快建立地市級以上母親河復蘇行動名單,逐河湖制定“一河一策”“一湖一策”治理保護方案,在更大范圍推動母親河復蘇。
第二方面,加強河湖生態流量管理。河湖要保證一定的流量和水量,才能維系自身的生態系統健康,也就是生態流量、生態水量。目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著人與河湖“爭水”現象。今年6月,水利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印發了《河湖生態流量管理辦法》,全面開展河湖控制斷面生態流量和已建水利水電工程下泄生態流量的確定,健全生態流量監測預警和評估機制,形成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流量保障體系。同時,將生態流量下泄情況納入取水許可監管,切實保障河湖生態用水。
第三方面,強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一以貫之強化河湖長制,在母親河復蘇中充分發揮河湖長制作用,指導各地開展河湖健康評價。強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和河道采砂監管,縱深推進清理河湖庫“四亂”問題,也就是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治水之害、用水之利、彰水之美,以高品質河湖生態環境支撐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第四方面,持續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強重點區域水土流失治理,實施一批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加快水土保持生態產品轉化交易,持之以恒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