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根據中央軍委關于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2軍,萬毅擔任軍長,劉興元任政委。1950年10月,第42軍編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2軍,由軍長吳瑞林率領入朝參戰,第42軍沒有讓國人失望,他們重創“聯合國軍”,令敵人聞風喪膽,成為朝鮮戰場表現最出色的部隊之一。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曾擔任第42軍軍長,他就是吳瑞林。吳瑞林有哪些特殊的經歷呢?
1915年,吳瑞林出生在四川省巴中縣吳家河的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10歲那年,吳瑞林就被迫離開家鄉當學徒工,受盡工頭的欺凌和壓迫。當學徒工期間,吳瑞林認識了中共地下黨員呂手謙和戚運元,在他們的影響下,吳瑞林很快就懂得革命的道路,并知道中國共產黨的存在,1928年,吳瑞林加入共青團。
此后,吳瑞林在南充、閬中、江油、達縣等地做秘密交通員。1932年10月的一天,巴中中心縣委交給吳瑞林一個任務,到川陜交界地去迎接紅軍入川,沒想到紅軍部隊懷疑吳瑞林是國軍派來的探子,便將吳瑞林給捆了起來。
在吳瑞林的帶領下,紅軍先后攻占通江、巴中等地,吳瑞林因此受到總指揮徐向前和政委陳昌浩的接見,當陳昌浩了解到吳瑞林還沒有入黨時,當即給其辦理了入黨手續,并將吳瑞林安排在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團委工作。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吳瑞林來到齊魯大地,加入八路軍山東縱隊,擔任第二支隊政委,在此期間,吳瑞林充分挖掘自己的軍事才能,在同日偽軍作戰的過程中得到迅速成長,到抗戰后期,已經成為能獨當一面的將領,擔任山東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
抗日戰爭勝利后,吳瑞林接受組織安排,率領部隊前往東北,加入民主聯軍作戰。在此期間,吳瑞林先后擔任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副司令員和第四野戰軍四十二軍軍長等職,參加了東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作戰和遼沈戰役等,為東北地區的解放作出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吳瑞林再次接受組織任命,出任志愿軍第42軍軍長,率領軍隊踏上朝鮮戰場。在第一次戰役中,吳瑞林率領的第42軍在長津湖以南的黃草嶺、赴戰嶺地區阻擊美軍陸戰第1師及南朝鮮軍首都師、第3師的猖狂進攻,連續激戰13晝夜,最終殲敵2700余人。
在隨后的第二、三、四次戰役中,吳瑞林的第42軍同樣不乏高光表現,可以說打出了軍威,1952年10月吳瑞林率領第42軍回到國內,駐守到祖國南疆地區,吳瑞林被任命為海南軍區司令員。后來,吳瑞林轉入海軍工作,擔任南海艦隊司令員,并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吳瑞林是四野出身的將領,原四野將領大多數在廣州軍區任職,林彪和黃永勝等對吳瑞林也是非常看重,讓其擔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
進入六十年代,林彪將自己的心腹李作鵬安排到海軍工作,特殊時期開始后將海軍政委蘇振華打倒,并向海軍司令員蕭勁光奪權,李作鵬則坐上了海軍第一政委的寶座。在此期間,作為四野出身將領的吳瑞林長期擔任海軍常務副司令員的職務,與老戰友李作鵬走得比較近。
“九一三”事件后,很多四野出身的將軍受到審查,比如說海軍第一政委李作鵬,吳瑞林也在1972年被免去職務,此后,吳瑞林基本上在軍界消失,只在1988年獲得一枚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995年4月21日,吳瑞林在北京逝世,終年80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