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農民掙點錢真的不容易,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會時不時的有一些人模狗樣的東西,將貪婪的目光投向農村,利用農民朋友的認知誤差、以及信息不對稱的因素,故意編造出各種形形色色的騙局,為的就是我們農民口袋里的三瓜兩棗。
要知道這些騙局輕則使我們農民錢財損失,重則就是貽誤農村發展,危害農民朋友的身心健康、給家庭帶來嚴重的破壞,故書寫此文以便大家查閱,同時提升人們的防范意識 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讓那些騙子無機可乘。
騙局一:借科技興農名義,在農村大力推廣農資產品
騙子抓住農民朋友種田心理需求,以打游擊方式深入農村大力推廣宣傳假農資。甚至利用所謂的“太空種子、量子農藥、納米肥料”的話術肆意坑騙農民。
這時候若要農民掏錢還為時尚早,因為騙子們善于琢磨人的心理,于是他們通過虛假宣傳視頻給農民朋友進行洗腦,并以某農科院專家虛假身份為其掩護,并說使用他們新開發的產品能增產30%,而且他們的“神藥”能管多種病蟲害,無效果可隨時退款,現在買優惠更大,注冊會員做試點一年可省好多錢等話術,引導農民朋友掏錢購買。
農作物增長是由綜合因素來決定的,天底下就沒有萬能的“神藥”,騙子之所以這么說,就怕你不掏錢購買,且這類物品多是三無產品,并且都是國家明令禁止的違禁品,之所以吹噓其效果就是使用一些高濃度激素成分,雖短期內可能有效但卻是高殘留、高危害的假農資。
所以說購買農資產品一定要到正規的農資部門購買,并索要正規發票和查驗登記證號,記著千萬不要迷信“特效”產品。因為任何好產品上市之前,正規的生產廠家都會進行實驗并登記在冊,最后實驗合格后才向市場流通。
騙局二:低投入、高回報式的種養殖項目加盟
騙子通過謊言包裝,號稱以公司加農戶的方式,給農民進行兜底,還四處宣傳有保底回收,產品賣不去出去和農戶沒有關系,故讓農民以為這是一種穩賺不賠的致富經,但要是真的簽訂合同后,就有你后悔的時候。
騙子口中的“零風險高利潤、提供種苗與技術”,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建立你的信任。前期他們以高價向加盟者出售劣質種苗和設備,正是為了在產品回收期間挑理,而且部分人對合同閱讀并不細致,最后成了一張廢紙還不受法律保護。
記著天上不會掉餡餅,好事不會無緣無故來臨。種養殖加盟項目大多最后以失敗而告終!倘若要做就選擇大公司項目,但大公司項目人人都搶著要,又怎么輪到普通老百姓呢?所以說不貪為何,省的被人當羔羊宰。
騙局三:最可恨的是那些冒充干部的騙子
上個月還有人冒充扶貧辦的,說要給我三姨辦低保,先交5000塊保證金。幸虧我表弟在鎮政府上班,一個電話就識破了。國家現在政策這么透明,真要發補貼都是直接打卡里,哪會讓中間人收錢?遇到這種"領導",直接讓他出示工作證,再打電話到鄉里核實準沒錯。
騙局四:村里老人最容易被健康講座忽悠
那些所謂"專家"帶著儀器來免費體檢,一查就說你有大病,嚇得老人趕緊買他們的"神藥"。我姥姥就花八千塊買過什么磁療床墊,其實就是個電熱毯。記住啊,保健品不能治病,真有病得去正規醫院。這些騙子專挑留守老人下手,咱們得多提醒家里長輩。
騙局五:古董騙局現在升級了
以前是直接拿假錢收老物件,現在改成要鑒定費、保證金。他們先花幾百塊真買你件舊東西取得信任,第二次就要你交大錢。其實那些"專家"都是托兒,他們說的"古董"在淘寶上幾十塊就能買到。真要是有祖傳寶貝,直接去省里的文物商店鑒定,別信這些下鄉的"收藏家"。
騙局六:最害人的是高息理財
隔壁村有人組織"互助會",承諾月息五分。開始確實按時發利息,后來卷走兩百多萬跑路了。這種就是典型的龐氏騙局,用后來人的錢付前面人的利息。咱們農民攢點錢不容易,還是存銀行保險。別看利息低,至少不會血本無歸。
說實話,這些騙局能成功,就是利用了信息差。現在騙子手段越來越高明,咱們得多長個心眼。記住幾個原則:天上不會掉餡餅,太好的事要警惕;簽合同前要找明白人看看;遇到"領導""專家"先核實身份;治病要認準正規醫院;古董交易要走正規渠道;高息理財基本都是坑。
我每次回村都要給鄉親們講這些,但總有人上當。其實防范很簡單:拿不準的事先問問年輕人,或者直接打電話到相關部門核實。咱們農民掙錢不容易,可別讓這些騙子鉆了空子。看完這篇文章的,記得轉給村里的親友群,多一個人知道就少一個人被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