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2025年3月,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簽署《聯盟國家安全保障條約》,其中特別注明:“一旦白俄羅斯遭遇外部軍事威脅,俄羅斯將動用包括核力量在內的全方位防衛手段予以支援”。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
這項“核防御承諾”不僅標志著兩國軍事協作邁入全新階段,也使“俄白一體化”的設想從理論探討躍升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有分析人士指出:“一個潛在的世界級強國正在形成,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或將面臨終結?”
那么這一構想究竟是憑空臆測,還是早有預兆?難道兩國聯合將超越當年的蘇聯格局嗎?
從兄弟到盟友
回溯歷史,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的聯系最早可追溯至公元9世紀基輔羅斯公國時期,這對東斯拉夫民族“同胞”曾在蘇聯時代扮演著工業與能源雙重支柱的角色,即便解體后也始終維持著千絲萬縷的紐帶。
1996年取消邊境檢查制度,1999年簽訂《聯盟國家條約》,2021年進一步推動涵蓋28個領域的整合計劃。如今,俄白雙邊貿易額占據白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的六成以上,能源依賴程度更是高達八成以上,甚至軍隊指揮體系也實現高度協同。
這種深度融合在俄烏沖突中尤為明顯,白俄羅斯允許俄軍部署戰術型核武器,成為抵御北約壓力的戰略支點;而俄羅斯則以優惠價格提供能源支持,幫助明斯克應對來自歐盟的經濟封鎖。
2021年敲定28個領域一體化計劃
合并后的“超級大國”有多強?
倘若俄白最終完成政治融合,這個新實體將具備三項顯著優勢。首先是軍事層面:俄羅斯擁有的6000枚戰略核彈頭配合白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可在五分鐘內將導彈送達波蘭首都華沙,十分鐘覆蓋德國柏林。
據北約情報部門評估,俄白聯軍有能力在兩天內切斷波羅的海三國與西歐的陸上通道。其次是經濟實力:合并后的新國家GDP總量將達到1.95萬億美元,天然氣儲量占全球四分之一以上,構建出自給率超過80%的封閉式經濟循環。更值得注意的是,兩國已有九成貿易采用本幣結算,這無疑對美元在全球貿易中的主導地位構成直接挑戰!
第三項優勢體現在地緣戰略上:新國家領土面積可達1730萬平方公里,橫跨歐亞大陸,從波羅的海直抵白令海峽,掌控七個關鍵海上通道。
然而,真正實現合并仍面臨重重阻礙。根據明斯克大學開展的社會調查,高達七成民眾明確表示反對合并方案,年輕一代普遍擔憂淪為俄羅斯第86個行政區域。同樣,在俄羅斯內部也有43%受訪者認為“無須推進一體化”,主要顧慮是可能承受額外的財政負擔。
體制差異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俄羅斯實行聯邦制總統政體,而白俄羅斯采取高度集權的總統制,如何協調權力結構將成為核心議題。
從地緣角度看,兩國整合將帶來深遠影響。若實現政治統一,其整體戰略縱深將向西擴展600公里,“伊斯坎德爾-M”導彈系統可在五分鐘內打擊波蘭首都,十分鐘抵達德國柏林,這種軍事壓力迫使北約不得不在波蘭增派兩個重型裝甲師,并預計每年增加120億美元國防預算。
此外,合并后的國家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有望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投票機制改革,從而削弱美歐在該機構中的傳統影響力。
綜上所述,短期內實現全面政治融合的可能性極低,但兩國已經在多個領域形成實質性合作,無論是統一防空體系、共享戰術核武,還是本幣結算機制及常態化聯合軍演。
他們正以“類國家”形式重塑東歐地緣格局,對于華盛頓而言,真正的考驗也許不是出現一個新的世界強國,而是多極化國際秩序的加速成型。
信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5-06-02——美國務院:魯比奧在與拉夫羅夫通話中重申特朗普對俄烏談判的呼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