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芯片行業有個大消息:西門子、新思、楷登電子這三大EDA巨頭都收到美國商務部通知,之前對中國大陸的EDA軟件授權禁令解除了,以后能正常給中國企業授權,沒限制了。
這事兒看著突然,但細想其實有跡可循。
先說說EDA是啥。簡單講,它就是芯片設計企業的“畫圖工具”。
現在的高端芯片,晶體管動不動幾百億個,電路圖幾十層,早不是手繪能解決的,全靠EDA軟件來設計、測試、驗證。沒有EDA,芯片設計根本沒法進行。
美國之前為啥要禁?說白了,是怕中國企業用他們的EDA設計出先進芯片,拖慢咱們芯片產業的發展。最開始還只是針對華為等特定企業,后來直接擴大到所有中國大陸企業,EDA工具都不讓授權。
那現在咋又放開了?關鍵在于咱們自己的EDA已經支棱起來了。禁令剛出那會兒,華為就和國內EDA廠商一起攻關,沒幾年就宣布實現了14納米級EDA的國產替代。現在幾年過去,華為的芯片設計水平早不是14納米能概括的了——代工的可能還在某個節點,但設計能力通常領先一兩代,具體啥水平大家心里有數。
更關鍵的是,這幾年國產EDA產業跟開了掛似的。除了幾家頭部企業,沒上市的小公司可能得有七八十家。雖然這些企業規模不一,覆蓋的流程也不全,但大家合力之下,基本能滿足大部分設計需求,連先進工藝也能覆蓋。現在國產EDA還在整合,未來只會更強。
要知道,以前美國這三大巨頭占了國內70%-80%的市場。要是繼續禁下去,等咱們自己的EDA完全成熟,他們失去的就不只是市場,還會徹底把中國EDA產業推上國際舞臺。所以美國現在放開,說白了是算盤打錯了——禁的時候以為能卡住咱們,結果咱們自己突破了,不禁,他們的軟件還能在中國多搶點市場,不然連湯都喝不上。
這事兒其實給中國芯片產業提了個醒:只要咱們堅持突破,把技術做到國際水平,那些所謂的禁令根本就是廢紙。不僅不敢卡你,還得反過來求你買他們的產品。EDA的突圍就是個好例子,接下來芯片制造、材料等其他環節,只要咱們繼續咬牙攻關,遲早也能復制這樣的成功。
中國芯片產業,加油干吧!技術突破的路上沒有捷徑,但每一步扎實的進步,都會讓“卡脖子”的手越來越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