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因中國科技創新發展而心潮澎湃,想寫讀后感卻無從下筆?你是否閱讀《知識就是力量》眾多前沿科技作品,卻不知如何與科學家作者對話?你是否有個文學夢,屢次投稿卻泥牛入海得不到回應?……”7月2日,“知識就是力量·與科學家同行”鷺島計劃走進海滄區學校。作為中國科學家為青少年傾情打造的跨學科、深閱讀科普期刊——《知識就是力量》雜志,始終注重搭建科學家與青少年互動的橋梁,雜志社副主編何鄭燕老師,應邀前往廈門海滄北附學校,在“金聲講堂”為學校的科學小記者們,也是“全學科閱讀班”的同學們分享創作密碼:《從讀者到對話者,如何寫出打動科學家的信》
響應院士倡議,營造科普閱讀新風尚
在2025年“首屆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上,10位兩院院士聯合發布“全國青少年科普閱讀行動”巴中倡議,包括培養閱讀習慣、堅定人生信念;融合閱讀實踐、培育科學思維;創新閱讀載體、塑造科學品格。
倡議為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提供了指引。今年世界讀書日期間,廈門市科學技術協會會同《知識就是力量》雜志共同啟動“知識就是力量·與科學家同行”鷺島計劃,組織“全國青少年科普閱讀行動”走進校園。聚焦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為青少年搭建綜合性科普學習與實踐平臺。
為推動活動扎實有效開展,《知識就是力量》雜志攜手本地科學教育服務中心廈門書香陽光走進海滄北附學校,開展“讀《知識就是力量》,給科學家寫信”等活動,幫助青少年在科普閱讀中提升思想境界、增強思維能力、樹立遠大志向。
揭秘溝通密碼:從閱讀者到科學對話者
如何將閱讀前沿科技知識的收獲,轉化為與科學家作者進行深度對話的契機?講座伊始,何老師從1979年刊發在《知識就是力量》雜志上編輯部與周恩來總理書信故事的一篇文章說起,引導同學們看見書信中承載的科普情,并以院士科學家們分享自己少年時代閱讀《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的收獲視頻,生動詮釋了“對話的力量”。隨后通過解析科學家的寫作思維、構建有效溝通的信件框架、經典案例與常見誤區等內容,結合雜志刊載的前沿科技文章,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科學家的寫作密碼,以“閱讀科普好文,就是與科學家對話”的理念,指導同學們如何從優秀的閱讀者,進階為主動思考的對話者。
點燃科學熱情 做少年追光者
廈門海滄北附學校始終注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與創新精神。今年4月,該校率先設立《知識就是力量》科學校園小記者站,通過閱讀漂流、采訪創作等活動點燃同學們的科學熱情,引導同學們做少年的追光者。
在交流分享中,同學們了解到,通過參加“給科學家寫信”活動,大家不僅能在與科學家的“隔空對話”中,汲取專業知識,更關鍵的是能培養科學思維、鍛造探索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實現從“閱讀者”到“對話者”,從“知識接收者”到“科學思考者”的轉變,為未來發展播撒下科學的種子。
活動現場的同學們紛紛發言:“從前覺得科學高深莫測,離我們很遙遠。現在明白了,科學涵蓋萬物,它就蘊藏在我們身邊,等待我們去主動發現。”
“原來科學真就存在于生活點滴!以后我會更關注生活細節,主動思考,勇敢提問。”
“我們不僅要學習科學知識,更要領會傳承‘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
鷺島播種科學夢,科學家領航向未來
據了解,《知識就是力量》全國青少年科普閱讀行動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向全民推薦的優秀閱讀項目,自2015年開展以來,傳播覆蓋人次近 4.87 億人次,引領青少年弘揚科學家精神,展示科學少年風采,培養了一批能采訪、會寫作、擅表達的科學小記者,活躍在全國各地的科普活動中,許多學生因為參加活動,提升了科學素養、表達素養、寫作素養,在中高考中脫穎而出。
“知識就是力量·與科學家同行”鷺島計劃,旨在匯聚豐富的科學家資源、權威的科普內容資源、多元的科普活動資源,打造優質的科普品牌。自2025年4月啟動以來已舉辦超過舉辦超過10場“科學家領讀者”校園講座,以及“科學小記者科技企業行”等活動。
此次活動不僅傳授了與科學家溝通的實用技能,更在青少年心中播種了科學夢想的種子,點燃科學夢想。未來,“知識就是力量·與科學家同行”鷺島計劃將陸續走進更多的學校和社區,為青少年搭建走近科學、對話科學巨擘的平臺。
責任編輯丨江韜
排 版丨阮琦
運營編輯丨趙青云
質量審核|何鄭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