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背后的悔悟——《陳翔六點半之廢話少說》
今天聊聊中國電影《陳翔六點半之廢話少說》。
片名Chen Xiang half past six cut the crap (2017),別名廢話少說。
2017年,短視頻團隊“陳翔六點半”推出首部網絡大電影《廢話少說》。
沒有明星陣容,沒有華麗特效,卻用一口倒走的鐘、一個滿嘴跑火車的騙子、一群市井小人物,講述了一個關于生命、親情與謊言的沉重命題。
主角大蔥是典型的社會“嘴強王者”。他靠忽悠投資人、編造“高科技撿錢鞋”的謊言混得風生水起,直到收到一個神秘鐘表。大蔥一說話鐘就倒走,時鐘時間歸零便代表性命終結。
倒走鐘設定看似荒誕,其內核卻很有深意。多少人用廢話堆砌人生,殊不知浪費了雙方多少生命。
鐘是電影里最精妙的隱喻。它既是大蔥的死亡倒計時,也是現代社會的照妖鏡。
當大蔥因鐘表被迫沉默,謊言構建起的帝國瞬間崩塌,投資人撤資、女友離去、公司破產。而且正是“閉嘴”讓他看清了真相,父親幾十年用琴聲代替言語,表舅蘑菇頭在他落魄時不離不棄。
陳翔團隊的演員大多非科班出身,卻貢獻了接地氣的表演。
大蔥從張揚到崩潰的轉變演得層次分明,否認、憤怒、妥協、抑郁,然后接受。
妹爺全程無臺詞,僅靠眼神和琴聲傳遞三十年等待的滄桑。天橋上彈琴告別的場景,讓人想起《大話西游》城墻上的夕陽武士,但少了幾分戲謔,多了市井老人的遺憾。
作為喜劇,《廢話少說》的笑點帶著鮮明的“六點半”烙印。
但長片敘事暴露了團隊短板,部分橋段為搞笑而搞笑,脫離主線。
例如“白大褂前臺”“實驗室賣鞋”等場景,大蔥與女友分手時突然追問“誓言”、賣餅大媽莫名煽情、結尾強行插入“毒雞湯”獨白,雖能逗樂觀眾,卻讓故事顯得割裂。若能在主線中更克制地打磨細節,效果會截然不同。
他們沒有資本打造宏大世界觀,便索性講述市井小民的故事。
騙子的悔悟、父親的沉默、小人物的相守,全是真實生活的切片。大家也都可以輕易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那個在廢話中虛度光陰,又渴望被救贖的普通人。
陳翔團隊的嘗試值得尊敬,即便手法稚嫩,這份關注現實的勇氣已勝過無數流水線大片。
時間不會倒流,但人可以重生。少一點廢話,多幾分真誠,或許這就是陳翔團隊最想說的話。
在荒誕與真實間,
尋找時間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