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惠水縣堅持開門教育,主動接受群眾監督。領導干部帶頭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采取座談、現場辦公等方式,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惠民實效。
在基層治理方面,縣委社會工作部創新打造“線上+線下+流動+下沉”立體納諫網絡。依托微信公眾號搭建“云端民意窗”成為群眾反映訴求的便捷通道。
維護城市基礎設施。
縣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黃龍翔介紹,截至目前,通過云端民意窗的小程序收集到各類意見建議40條,已幫助解決23條。
此前,惠水縣濛江街道騰宇小區入口處人車混行問題突出,交通事故頻發,嚴重威脅居民出行安全。居民通過“云端民意窗”反映后,同心社區立即啟動響應機制,聯合多部門開展現場勘察,科學制定改造方案。經過緊張施工,如今小區入口已完成全面升級改造,不僅實現了人車分流,還在周邊增設了安全警示標識和減速帶,為居民日常出行及兒童上下學筑牢安全防線。
“改造工程完工后,我們多次回訪,居民們都贊不絕口。現在人車各行其道,大家出行更安心了!”同心社區黨支部書記盧玉蓮介紹道。
環境治理。
縣委社會工作部通過建立民意收集閉環管理、“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等機制,充分調動群眾和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著力把群眾的實事辦好,好事辦實。“我們將繼續推動學習教育,特別是開門教育走深走實,進一步深化凝聚服務群眾機制,推進解決一件事向解決一類事轉變,將群眾的金點子變為可感可及的基層治理新成效。”黃龍翔說道。
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同樣以“線上+線下”模式提升服務效能。在線上,通過官方公眾號留言、12345熱線線索移交及部門聯動等渠道,及時掌握群眾訴求;在線下,堅持“用腳步丈量民情”,深入一線實地勘察,從破損路面修復到排水系統疏通,從路燈檢修到公共設施完善,對市政設施進行全方位維護。
基層治理。
“我們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安排專人負責跟進處置。特別是針對縣城金三角、金惠轉盤等內澇易發、設施損耗高頻區域,采取定點巡查與動態監測相結合的方式,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切實保障市政設施安全穩定運行。”惠水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政中心副主任陳寒說道。
服務群眾。
惠水縣通過構建多維度、立體化的民意表達渠道,讓群眾在參與監督、見證變化中,切實感受到學習教育帶來的新氣象。下一步,惠水縣將持續深化開門教育成果,完善服務群眾長效機制,讓更多“金點子”轉化為基層治理新成效,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與滿意度。(圖/文 郝文雯、白小婷、王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