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援引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道,朝鮮國營電視臺近日播放了在平壤舉行的朝俄文藝晚會。舞臺背景屏幕播放了一系列照片,顯示一排共六具棺木,而朝鮮最高領導人俯身在其中一具棺木前,為其蓋上國旗,并輕撫棺木,神情哀傷。報道稱,畫面中還出現朝鮮和俄羅斯士兵揮舞國旗,旗幟上用朝鮮語寫著愛國口號。朝鮮最高領導人在晚會上看到這一幕時似乎深受觸動,也有許多觀眾拭淚。據朝中社報道,這場演出獲得熱烈反響,凸顯“兩國軍民之間用鮮血鑄就的友誼紐帶和真誠的國際義務”。
直到此刻,外界第一次在朝鮮官方畫面里確認:去年11月底迎接俄羅斯送回的陣亡朝軍遺體的現場,朝鮮最高領導人確曾親赴迎靈。朝鮮最高領導人今年四月首次證實派兵赴俄羅斯庫爾斯克與烏克蘭軍隊作戰,他對朝兵的表現高度贊揚,并曾承諾在平壤建立紀念碑,但他沒有透露死傷人數。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曾在今年2月透露,去年10月朝鮮首批派遣的1.1萬名士兵中,已有4000余人傷亡。韓國方面去年12月也曾預估,當月至少有100名部署到俄羅斯的朝鮮士兵陣亡,另有1000人受傷。
朝俄文藝晚會(資料圖)
據韓國情報部門披露,自2023年下半年起,朝鮮已經向俄羅斯派出了約1.2萬到1.5萬名軍人,先后分兩批進入俄烏戰區。盡管朝方始終未公開傷亡數字,但多方交叉驗證顯示,已有至少4700人死傷,其中陣亡人數接近600。更令人詫異的是新一輪的派兵計劃并未因這些傷亡而按下暫停鍵,反而進一步升級。朝方確認將在7月或8月再次增援俄羅斯,這次規模為6000人,包括1000名工兵用于清除地雷,另有5000名軍事建設人員,主要支援庫爾斯克戰后重建。俄方表示,這些工人將承擔"非戰斗性任務"。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日前再度出訪朝鮮。紹伊古在朝鮮首都平壤與朝鮮最高領導人舉行會晤。在訪問期間,紹伊古告訴記者,朝鮮將向俄羅斯派遣6000名軍事人員前往庫爾斯克州,協助排雷和重建工作。他稱,朝鮮已決定向俄羅斯派遣1000名工兵(sapper),協助排雷。另派5000名軍事建設工人幫助俄羅斯重建基礎設施。“這是朝鮮人民和朝鮮最高領導人對我國,特別是對庫爾斯克的一種兄弟般的援助。”紹伊古表示,此次部署是朝鮮根據兩國戰略伙伴關系條約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的延續。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資料圖)
據悉,朝鮮最高領導人在同紹伊古會面時,首先歡迎其在朝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簽訂1周年之際到訪朝鮮。雙方在會談中討論了當前合作事項和遠景計劃。另外,他“出于對特別軍事行動以及庫爾斯克州當前情況的正確理解”,確定了在兩國條約范圍內朝鮮的合作內容,并討論了必要的合作方案。雙方廣泛交換了兩國領導層對國際及地區局勢等彼此關切問題的意見,并達成共識。朝鮮最高領導人表示,朝鮮將“始終不渝地無條件支持”俄羅斯,將一如既往認真履行朝俄兩國條約各項條款。
外界認為,朝鮮士兵再次進入庫爾斯克的工作很有可能并非那么簡單,因為烏克蘭軍隊曾在庫爾斯克長期停留,還可能埋下了大量地雷,因此朝鮮士兵這一次去庫爾斯克,可能主要負責排雷工作。需要指出的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近日簽署總統令,正式啟動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的程序,而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也分別向聯合國提交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的文件。因此外界也在猜測,朝鮮士兵是否可能進一步被派往前線,參加非戰斗性質的排雷工作。
朝俄文藝晚會(資料圖)
俄羅斯之所以急需朝鮮的支援,與當前的戰場局勢緊密相關。烏克蘭持續對俄羅斯腹地發起襲擾,俄羅斯不得不將大量兵力集中在烏東前線,后方的人力出現巨大缺口。朝鮮的這6000名士兵,就像是一場及時雨,填補了俄羅斯后方的兵力空缺,讓俄軍能夠更安心地在前線作戰。值得一提的是,紹伊古本身就擅長土木工程。在擔任國防部長期間,他主持了馬里烏波爾住宅重建以及俄羅斯沖突教堂修建等項目。此次庫爾斯克的重建工作,由紹伊古主導,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加快重建進程。
在朝鮮慷慨提供兵力支持的背后,實際上隱含著兩國之間的利益置換。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布的2025年軍力年鑒顯示,朝鮮的核彈頭數量可能大幅增加,其擁有的核聚變物質足夠制造最多40枚核彈頭,相比外界所知的約50枚,增幅至少達到80%。這一顯著變化被認為與俄羅斯的技術支持密不可分。紹伊古目前不僅擔任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還兼任俄軍事技術合作局負責人,在他的推動下,俄羅斯在先進濃縮鈾處理、核彈頭小型化和運輸系統整合等方面的技術,很可能被用于與朝鮮的合作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