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記智庫雨林
近期,西安地鐵3號線因“降速”引發關注:原因是在浐灞國際港段,因為噪音問題引發投訴。
相關公開消息顯示,在部分區間地鐵采取了降速措施,并導致在高峰期的周轉壓力變大。與此同時,西安第一條云巴也遭遇同樣的問題,也采取了降速的措施,并因此調整了發車班次。
至此,關于軌道交通這一現代城市交通工具的“便捷”,與沿途居民“宜居”矛盾,逐漸浮出水面。
變化:地鐵3號線“降速”
梳理各個渠道的消息得知,地鐵3號線在浐灞國際港段沿線,遭遇了周邊居民的持續投訴。
為減少“噪音投訴”,地鐵方面采取了“降速”處理,這必然導致的通勤時間成本增加。不過,這又帶來一個新的循環問題:在很多渠道以及社交媒體上,有很多市民要求恢復原有時速。
對此,西安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在“領導留言板”有以下表述:
西安地鐵3號線實景◎來源/城記影像 “此次3號線速度優化調整,是綜合考慮近期客流規律以及落實城市環境品質提升的要求。個別區段運能優化后,搭乘3號線全程乘客單程耗時增加3~4分鐘,魚化寨站至香湖灣站區段的短途出行乘客不受影響。
這個答復“很委婉”也“很平衡”,但“潛藏”著兩個客觀事實:
第一、明確承認存在“降速”:盡管給出的原因是“綜合考慮近期客流規律以及落實城市環境品質提升的要求”,只字未提“噪音投訴”問題。
第二、明確通勤時間“變長”:“魚化寨站-香湖灣站區段的短途出行乘客不受影響”,也就是“香湖灣站-保稅區站”受影響。但將里程占比達79%“魚化寨-香湖灣”稱為“短途”,確有些模糊概念。
西安地鐵3號線航拍 ◎來源/城記影像
為此,這又形成“連鎖”反應。目前,已有桃花潭站周邊的住區居民(地鐵3號線剛出地面片區),要求進行降速。
顯而易見,“降速”是不得已采取的手段。它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噪音問題,但是地鐵運行效率下降,又引發另一部分市民的不滿。
這種矛盾,正是軌道交通“便捷”與“宜居”難以調和的縮影。
案例:其它城市的情況
實際上這并非西安一城孤例,近些年在全國并不鮮見。
就以深圳為例,近些年因為噪音問題遭遇投訴就有3、6號線等多條線路。就以6號線為例,主線全長49.5公里(共設27座車站,其中15座高架站),列車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
查詢得知,深圳地鐵6號線因為“噪音投訴”最嚴重的區間,主要位于“長圳-鳳凰城區段”,全部為高架段。
深圳地鐵6號線鳳凰城站周邊 ◎NEWS
對此,深圳地鐵方面已在居民相應的投訴地點和小區安裝聲屏障(包括聲屏障全封閉改造工程),并在每日22:00~次日6:30實行列車限速60km/h,以進一步為減小列車運行噪音。
在另一座“地鐵大城”上海,也同樣無法避免這樣的問題。不過,有兩起案例頗有些不同之處。
一是少有由政府部門出面:2024年10月17日,由“上海浦東高橋鎮人民政府”寫給“上海申通地鐵集團”的函件,要求“地鐵6號線轉停段安裝隔音屏”。不過,這封信中提到該地鐵在2007年12月運營,但受影響小區是在2012年起陸續入住。
地鐵上海地鐵11號線◎NEWS
二是界定降噪出資方問題:2025年,關于11號線“馬陸站至陳翔公路段”噪音問題:上海申通地鐵集團表示“嚴格按照環評要求落實各項措施”。但投訴小區建造時間晚于該線路,按照相關條例“由小區建設方負責落實減振降噪措施”。
可以看到,在解決“地鐵噪音”問題方面,只有兩種方式:一是增加“聲屏障”二是降低地鐵運行速度。
但是,上海案例又涉及兩個問題:建成時間先后以及降噪出資方。
現實:西安未來之路
有必要說明的是,軌道交通產生的噪音更多是“空中段”部分。
目前,西安擁有“空中段”的軌道交通,包括:3號線(浐灞國際港范圍)、5號線(西咸新區段和雁鳴湖段)、10號線(浐灞國際港-高陵段)、14號線(西咸新區段)、西安云巴(高新區)。
地鐵3號線,于2011年5月開工,2016年11月開通,全長39公里。受投訴最多主要集中在地上段:長約11.57公里,高架站7座。
西安地鐵3號線第二年衛星圖◎來源/城記地理
這里,我們需要明白兩個難以解決的“打架問題”:軌道交通是為滿足大運量城市交通,但前期線路通行的重點區域發展不足。在資金投入的現實下,采取了成本較低的“高架”。
浐灞國際港,就是一個縮影:近些年大發展,一掃之前的“人煙罕至”,這個速度很多人難以想象,因此噪音問題被“瞬間引爆”。
就比如碧桂園閱江府周邊,地鐵在2010年5月11日開工建設,已按環評要求在高架段兩側按照隔音屏障。在2021年4月該小區開發商已按相關規定完成“香湖灣-務莊”單側共計220米的聲屏加裝工作。
2025年西安地鐵3號線衛星圖◎來源/城記地理
即使如此,仍有許多居民投訴噪音過大。公開消息顯示,隨著旁邊保障租賃住房竣工后,還將進行地鐵隔音設施規劃。
根據「城記」制圖,可以發現地鐵3號線沿線,擁有三十多個小區。
地鐵降速爭議的背后,也是包括城市管理方和居民不可避免的陣痛。在之前“重估西安人口”專題中,我們認為“西安已是事實意義上超大型城市”。浐灞國際港近些年的快速發展,就是結果!
當下的西安,疊加著“快速發展+更新優化”雙重階段,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之間的關系也將日益復雜。
文=城記智庫雨林
?版權聲明:相關制圖均來自城記智庫
若有轉載請獲取授權
點擊關鍵詞 看看我們做過什么
城市研究
交通解讀
空間發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