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近日央視報道,有所謂的“醫美速成培訓班”打出“零基礎培訓”“包教會”“推薦就業”等口號,聲稱幾天內即可掌握醫美技術,搖身一變即可成為“醫美從業者”。在培訓過程中,培訓師向學員鼓吹醫美行業能快速致富,日收入無上限。課程內容涵蓋理論學習、針劑注射實操,甚至包括朋友圈經營、吸引顧客及應對投訴等。
消息一出,瞬間引爆整個醫美行業,“醫美亂象”相關話題,迅速成為焦點,多部門迅速響應。
多部門發聲
嚴查醫美違法違規行為
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均明確規定,任何機構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診所備案憑證,不得提供醫療美容服務。同時,提供醫療美容服務的醫師除取得《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以外,還應當具備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質,以確保服務的安全性和專業性。
據悉,國家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媒體的報道,已迅速指導地方核查相關情況,要求查清事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強化醫療美容亂象治理,推進問題線索跨部門聯合處置,持續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
公安部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已密切關注媒體報道,并指導涉及地公安機關與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發現構成犯罪的,及時立案偵查,依法打擊懲處。同時,將指導重點地區公安機關,將打擊矛頭對準醫療美容領域中危害嚴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犯罪活動,全面摸排線索,強力破案攻堅,深挖徹查幕后組織網絡和黑灰產業鏈,持續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國家藥監局明確表示,作為藥品質量安全的守護者,監管部門始終將公眾用藥安全放在首位。為加強肉毒素藥品監管,國家藥監局建成國家藥品追溯監管系統,對肉毒素藥品流向進行管控,及時提示風險,全力防范肉毒素藥品流入非法渠道。
國家藥監局強調,下一步,藥品監管部門將持續加強藥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做好相關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工作,依職責配合公安機關打擊犯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和生命健康。
另外,還有湖南長沙、江蘇蘇州、廣西南寧三地的市場監管、衛生健康、公安、藥監等部門已于6月29日采取聯合執法,對央視記者暗訪的這些非法培訓進行了查處。其中,長沙市醫療美容協會還發文表示:就“黑醫美、黑產品”展開有獎線索征集。
律師:醫美速成班組織者
最高或被判處無期徒刑
一直以來,相關執法部門都在對“黑醫美”嚴查嚴打,“零基礎醫美速成班”更是赫然在列。2023年5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規范和促進醫療美容行業發展提出一系列針對性舉措。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嚴禁對“零基礎”等無行醫資質人員提供醫療美容技術培訓;嚴禁利用、冒用或者虛構國家機關、科研機構等名義對醫療美容培訓機構進行推薦或者證明;嚴禁承諾發放所謂的“職業證書”“職業資質”,嚴禁宣稱學習醫療美容技術能夠快速致富。
而在近期相關媒體報道中,這些組織者更是在明知藥品有毒性風險的情況下,公然在速成班上傳授著規避和應對執法部門檢查的技巧,完全置消費者生命健康于不顧,同時也在嚴重擾亂市場秩序。那么,這些行為將面臨怎樣的后果呢?
《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邵穎芳律師的相關解讀如下:
1、醫美速成培訓班無資質組織培訓公開招生收費、虛假宣傳以及頒發假證等行為,違反了哪些法律規定,培訓班組織者可能面臨怎樣的法律制裁?
這是一個“無資質培訓+假證+教唆犯罪”三位一體的違法行為。對于“零基礎速成”“包就業”的宣傳明顯屬于虛假廣告,或面臨高額的行政處罰。培訓班無資質組織醫美技術培訓的行為,涉嫌非法經營,可能構成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非法經營罪;組織者虛構“輕醫美操作師證書”效力,涉嫌欺詐,可能構成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使用“中國”字頭機構的偽造證書及非法認證的行為還涉嫌構成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組織者教授學員規避監管、違法注射肉毒素等非法行為還涉嫌教唆違法,可能構成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條傳授犯罪方法罪以及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非法行醫罪的共犯,以上多項涉及的刑事罪名可以單處或者數罪并罰,按照各罪名的法定刑罰,最高可能判處無期徒刑。
2、學員在未取得合法資質的情況下從事醫美操作,一旦出現醫療事故,需承擔何種法律責任?因輕信培訓班宣傳,其自身的權益如何通過法律途徑維護?
學員在未取得合法資質的情況下從事醫美操作,若發生醫療事故,可能需要承擔以下幾方面的法律責任:首先是民事賠償,如果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學員可能需要向受害人承擔因侵權所產生的損害賠償金。其次是行政罰款,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規定,禁止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違者最高處違法所得20倍罰款,根據醫師法第五十九條之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非法執業活動,沒收違法所得和藥品、醫療器械,并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不足一萬元的,按一萬元計算。”因此,學員所在的機構及個人均有可能面臨罰款的行政處罰。
最后是刑事責任,若造成就診人嚴重損害的將構成非法行醫罪,根據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之規定:“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如若有因輕信培訓班宣傳的學員,造成自身的權益受損的,可以要求組織者全額退還學費,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投訴培訓班或向衛健部門舉報培訓班非法行醫,最后可以通過向公安機關提供涉嫌詐騙、非法行醫或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的線索。
3、消費者若不慎接受了速成“醫美從業者”的服務,導致身體損害或財產損失,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首先,消費者可依據民法典關于醫療損害責任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于欺詐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操作者及所在機構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其次,消費者可向衛健部門舉報非法行醫或向市場監督部門投訴醫美機構虛假宣傳。最后,如若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可以收集醫美機構涉嫌詐騙、非法行醫的罪證,并向公安機關報案。
通過正規醫美方法來讓自己變美,本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但前提是,得找對機構、找對醫生。消費者們也要提高警惕,學會辨別“真假醫美機構”。目前,許多地區已出臺正規醫美機構查詢服務,如四川成都,可以通過由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導,成都市醫療美容產業協會傾力打造的官方權威平臺——“美查通”,對醫生、機構、產品資質進行查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