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農民朋友總喜歡在房前屋后栽種樹木,俗話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種優良的傳統自古開始并沿用至今。你像兩廣地區有栽培上千年的荔枝樹,柘城也有栽培上千年的柘木,這些都是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要說在農村,房前屋后哪些樹種最常見,在南方無疑是各種果樹了。你像我外婆家,就有栽有梨樹、桃樹、李子樹、板栗樹、杉樹、松樹以及枇杷樹。而筆者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種植物,它就是其中之一。我們過去夏天用來扇風的老式扇子以及用來遮雨的雨衣就是用它的葉子以及網狀纖維縫制而成的,這種植物就是棕樹。
認識棕樹、了解棕樹
棕樹,原產于東亞以及東南亞,原產于中國、印度、日本以及緬甸,它是一種古老的經濟書中。據記載,棕樹在中國栽培和應用歷史就長達近3000年,它最早記載于《山海經》中,書中有云:“石翠之山,其木多棕是也”,這里的棕指的就是棕樹。
棕樹,因其葉鞘如馬之鬃鬣,所以也叫栟櫚,有的地方也有人叫它唐棕、山棕、棕櫚,它是棕櫚科、棕櫚屬綠喬木。和我們常見的熱帶植物椰子是近親,同屬于棕櫚科植物。棕樹植株高可達10米左右,它有兩個非常具有辨識度的地方。第一就是它的葉子,非常的大,通常深裂成數十片線狀劍形的裂片。
第二點就是它的樹干被層層密集的網狀纖維包裹,非常的有趣。棕樹是非常典型的熱帶植物,它喜溫暖且濕潤的環境,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小的時候我外婆家房前屋后就有幾株棕樹,可惜因為棕樹根系非常的淺,有一次刮大風給吹倒了。
棕樹的作用和價值
棕樹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經濟樹種,它的應用歷史甚至可以追溯至戰國時期,可以說生活中很多方方面面都會用到棕樹。總結下來棕樹它有7大作用,可以說渾身是寶。如果你也生活在農村,房前屋后也剛好有栽培棕樹,那么一定要好好珍惜它。
第一、棕樹的葉子是天然扇子,在過去農村農民朋友會將棕樹的葉子修剪,然后用布包邊,就是非常好的手工扇,因此在民間棕樹也有扇粽的別稱。第二、棕樹樹干上包裹的層層葉鞘纖維,是非常好的編織材料,它不僅拉力強,而且還耐磨,耐水濕。在生產力非常低下的封建社會,棕樹就是最好的纖維材料。可以用來編織魚網、棕繩、床墊、棕帽、棕刷等等。
第三,它還是古代非常重要的雨具原材料,現在我們下雨通常都是打傘,但是在以前,人們避雨的主要方式,其實是穿蓑衣。唐代著名的詩人柳宗元在《江雪》中寫到:“孤舟衰笠翁,獨釣寒江雪”,蓑衣就是用棕樹的葉鞘纖維編織的,至今我老家都還有保留一件棕蓑衣,在上個世紀90年代農村農民朋友雨天出行的重要道具。
第四、棕樹的未開放的花苞是一種比較好吃的野菜,俗稱“棕魚”。因為棕樹花苞在未開放的時候,酷似魚籽,因此得名。據說在江西一些地方,棕樹花苞可以賣到20多塊錢一斤,可以說比肉還貴。它可以用來炒臘肉,非常的不錯,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第五、棕樹種子富含淀粉以及蛋白質,加工之后是非常優質的飼料。另外它的種子還是非常好的手工藝原材料,可以用來制作手串串。第六、棕樹還是非常好的傳統中藥材,它樹干包裹的黃色入藥以及根、果、花、種子都可以入藥。記得小的時候,在外面割茅草喂牛,如果手被茅草割傷了,我外婆就會去棕樹上找一些黃色的絨毛來止血。
第七、棕樹還是一種非常好的園林綠化植物,具有抗污染、抗有毒氣體的能力。另外它四季常綠,葉片寬大,還是非常不錯的觀賞價值。此外棕樹種子眾多,在民間也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你像在云南哈尼族人就有將棕樹作為村寨標志。在當地也有:“無棕無竹不成哈尼寨”的說法。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棕樹了解了嗎?你認識棕樹的嗎?你小的時候有沒有用過棕樹葉縫制的扇子,用它身上網狀纖維編織的雨衣你穿過嗎?它的花苞你有沒有吃過?在你的家鄉有棕樹這種植物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