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凱提出中印以恒河為界,恒河是南亞大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區,主要流經印度,下游流入孟加拉國,和雅魯藏布江交匯后注入孟加拉灣。恒河干流全長2525公里,在世界范圍來看并不算長,但恒河屬于南亞非常重要的河流。在恒河的沖積下,形成了肥沃的恒河大平原,是印度主要的農業區和人口聚居區。恒河以北的土地非常肥沃,放眼整個世界,農業條件也可以位居前列。
第一,恒河帶來了沃土。恒河發源于我國境內,擁有眾多支流,比如梅格納河,卡克拉河等等,組成了密密麻麻的恒河水系。歷史上恒河經常泛濫,形成了肥沃的沖積黑土。這種土壤的性狀好,肥力高,適合農業發展。因此恒河周邊地區歷來是農業中心。古印度時期,恒河平原屬于古印度文明的一部分,這里擁有眾多的神話故事和宗教傳說,形成了恒河地區獨特的風土人情。
恒河平原的地形平坦,海拔100米到200米,幾乎沒有坡度,屬于一馬平川的大平原。這種地形平整度為灌溉農業的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
第二,氣候條件。南亞地區主要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區,恒河以北地區也屬于熱帶氣候。這種氣候條件使得恒河地區非常濕熱,每年到了三四月份,當我國很多地區還處在冬季向春季過渡的時期,恒河地區已經進入夏季,最高溫度超過40攝氏度。到了6月,恒河地區就會進入雨季,降水非常頻繁,屆時恒河地區就會進入潮熱天氣。
對人類來說,恒河地區的氣候非常難耐,但對于農作物生長來說,可謂是非常適宜。在這種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農作物甚至可以達到一年三熟。
第三,水系眾多。恒河地區的水網密布,但絕大部分支流都位于恒河以北。這是因為,恒河支流主要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區,這些支流上游的水資源主要是喜馬拉雅山區的冰川融水。比如恒河支流帕吉勒提河,阿勒格嫩達河,曼達基尼河,道里根加河,品達爾河,全都是發源于印度北部山區。因此恒河北部的地理條件要比恒河南部更好。
恒河水系的徑流量大,而且流經平原地區,航運條件非常好。恒河平原歷史上廣泛使用船舶作為交通聯系的工具。直到19世紀中期,鐵路建設興起,恒河地區的大規模水運才開始衰落。不過直到現在,恒河平原的很多農村地區,仍然使用船舶作為交通工具,恒河的很多支流上,游弋著農村河船。
恒河水系眾多,不僅有利于航運,而且有利于灌溉。恒河平原主要是發展灌溉農業,早在莫臥兒帝國時期,就開始大規模修建灌渠。英國統治印度后,系統性的修建了灌渠,促進了恒河地區的農業發展。
第四,農業水平。恒河地區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甘蔗,黃麻,玉米等農作物。水稻適合在雨季生長,小麥適宜在涼季生長。這兩種農作物在恒河北部地區都是廣泛種植,為印度創造了糧食產量的飛躍??梢哉f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形、豐沛的水源和充足的熱量,造就了恒河地區無與倫比的農業潛力。因此高志凱提出中印以恒河為界,不得不說眼光非常獨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