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的甲板上,殲-15掛著實彈沖破海風,從8000米高空一路俯沖到2000米,死死咬住外軍艦載機的尾巴;同一時刻,殲-16在海岸線上壓坡度、縮間隔,用機翼劃出不可逾越的領空紅線——央視突然曝光兩大驅離外機影像,背后藏著一盤大棋!當美軍雙航母還在太平洋耀武揚威,中國空軍用實戰畫面宣告:西太的天空,早已換了主人。
殲15的生死6000米
時間撥回2022年5月,遼寧艦編隊挺進西太深藍,美軍“林肯”號和“里根”號雙航母竟從東、南兩面夾擊。外軍艦載機像蒼蠅般撲來,雷達警報響成一片。殲-15飛行員推動油門,掛彈升空迎敵。
最驚險的纏斗發生在云層間。一架外軍機企圖用高速俯沖擺脫,殲-15像獵鷹撲食般緊追不舍。從八千米高空一路纏斗到兩千米低空,整整六千米的垂直追擊!外軍飛行員拼命釋放干擾彈、做急轉彎,殲-15的雷達鎖定提示音卻始終在對方座艙尖叫。最終敵機燃油警報狂閃,狼狽調頭逃竄。飛行員張敏返航時望著機窗外的深藍,對著電臺說:“寸海不讓!這就是戰場!”
殲16的刀尖芭蕾
再看沿海空域,殲-16的驅離更像精密的外科手術。外軍機貼著領海線玩“擦邊球”,甚至突然90度轉向直插禁區。雙機編隊的殲-16立即平行卡位,長機壓坡度逼近到肉眼可見距離,翼尖幾乎擦著對方機腹。
“它轉個圈又沖過來,那就再壓一次!”飛行員張占方回憶時語氣平靜。塔臺警告響徹公共頻道:“你已接近中國領空,后果自負!”當殲-16機翼下的霹靂導彈反射陽光時,外軍機終于認慫轉向——這種“亮彈不退就亮劍”的底氣,來自座艙里能同時鎖定12個目標的相控陣雷達。
曝光時機的三重密碼
為啥現在公布三年前的較量?
你翻翻日歷就懂了:六月美軍雙航母又在菲律賓海演習,七月臺海軍演在即,日本剛宣布增購百枚戰斧導彈。此時亮出殲-15逼退雙航母、殲-16碾壓巡邏機的鐵證,等于在太平洋豎起電子警告牌:歷史會重演,但勝負已改寫!
更深層的信號在裝備迭代。三年前殲-15用的還是機械掃描雷達,如今遼寧艦已換裝殲-15T——能發射霹靂-17導彈,探測距離翻倍;殲-16座艙里的智能頭盔,連飛行員眼球轉動都能指揮導彈。此時曝光舊戰例,恰為新裝備做最硬核廣告!
裝備鏈的致命進化
看看驅離戰背后的升級脈絡:殲-15當年纏斗靠機動性硬拼,如今山東艦的殲-15D電子戰機能癱瘓敵機雷達;殲-16驅離外機時,地面紅旗-19導彈已鎖定目——單機亮劍背后,是陸海空天電網六維一體的殺陣。
最讓外軍膽寒的是產能碾壓。洛馬一年交付15架F-35,沈飛車間同時間飛出30架殲-16;美軍為“暗鷹”高超音速導彈四次試射炸三次時,中國工廠正量產鷹擊-21。當055大驅第二批四艘即將服役的消息傳來,西太的力量天平已悄然傾斜。
兩段驅離影像,半部強軍史詩。三年前殲-15追擊外軍機時,美軍飛行員還嘲諷“中國艦載機落后一代”;如今殲-35已登上福建艦,空警-600織就天網,火箭軍的東風-17指哪打哪。央視選擇此刻亮劍,就是要告訴世界:中國領空不是游樂場,犯境者終將撞上鋼鐵長城!
五角大樓報告里那句“西太制空權面臨挑戰”,在殲-16鎖定外機的畫面前顯得蒼白無力。而山東艦訪香港時,市民撫摸甲板的手感;珠海航展上,中東土豪圍著殲-35簽單的熱情——比任何聲明都更直白地宣告:和平不是乞求來的,是用鐵翼丈量出來的!
當殲-15飛行員那句“寸海不讓”響徹云霄,錢學森的預言正在應驗:
真理永遠在射程之內,而中國的射程,早已覆蓋深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