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75歲的葉飛和70歲的肖鋒將軍同時來到廈門海邊,遠眺金門島。當天,廈門下著大雨,但葉飛拒絕避雨,在雨中站了很久,而肖鋒將軍更是拿出三瓶酒,向大海三次敬酒,一邊敬酒一邊說:“戰士們,我給你們帶酒來了,你們喝好!”
葉飛和肖鋒之所以同時來到廈門海邊,全是為了祭奠當年金門戰役中,血灑金門的舊部。此時,葉飛不禁想到金門戰役結束的第二天,肖鋒跑到他面前,痛哭說:“葉司令,這次我們輸得太慘了,9000人全沒了!”
金門戰役,是葉飛生平栽過的最大跟頭
1949年2月,第10兵團成立,葉飛被任命為兵團司令,下轄28、29、31軍,一共10.8萬余人。在參加完上海戰役后,第10兵團的任務便是進入福建,解放福建。
而在5月份的時候,主席也向粟裕發去了電報,談及解放福建的方案。在電報里,主席說:“你們應當迅速準備入閩,爭取6、7兩個月內占領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點,并準備待機奪取廈門!”
于是在7月的時候,葉飛便率領10兵團進入福建。在強大的攻勢下,十兵團僅用3個月,便解放了福州、漳州、廈門等地,一時之間,只剩下金門這個彈丸之地了。在巨大的勝利下,兵團上上下下都覺得拿下金門易如反掌,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正是在這種思想下,部隊產生了輕敵冒進的思想。于是大家都不把金門放在眼里,都在忙著接管地方城市,治理地方城市。于是葉飛便把解放金門這種小事交給了28軍副軍長肖鋒。之所以讓蕭峰負責,是因為彼時28軍軍長朱紹清在上海養病,政委陳美藻在福州開展治理工作,參謀長吳肅被調走。
為此,葉飛作了如下部署:
從28、29軍各抽調一部分兵力共7個團共2萬人參與進攻金門,由28軍副軍長肖鋒指揮。因為彼時解放福建太順利了,所以10兵團認為2萬人足夠了,畢竟當時得到的情報金門的守軍只有2萬余人,并且都是雜牌軍。
因為金門是島嶼,所以登陸前必須要準備船只。敵人在撤離福建時,將沿海的船只都毀壞了,所以10兵團征集了好久,才征集到300艘木船,并且都是僅能裝載1個營的小木船。但即便這樣,部隊上下也毫不擔心,覺得完全夠了,因為他們覺得敵軍都是一打就跑。為此,10兵團將進攻時間定在10月23號。
見10兵團如此輕敵,并且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就打算進攻金門,身為華野副司令的粟裕非常擔心。
為此,粟裕特地跟葉飛做了交代,提出“三不打”。
第一,現在金門上的守軍是李良榮兵團,戰斗力不是很強,但是如果有援軍,就不能打;第二,登陸作戰要保證足夠的兵力,至少要一次運載六個團,如果沒有足夠的船只,就不能打;第三,渡海要有經驗豐富的船工,至少要有6000人,可以從山東和江蘇挑選,如果人數不夠,就不能打。
不曾想,現實的情況,全都滿足了粟裕的這“三不打”。
10月21日,胡璉的第12兵團共5萬人突然陸續從潮州、汕頭坐船抵達金門灣。待到23日時,胡璉的118師已經抵達大金門。彼時,第10兵團對胡璉兵團是撤回臺灣還是增援金門判斷不定,所以沒去理會。
與此同時,28軍已經搜集到了可以一次性運載3個團的船只。于是,10兵團的首長們便決定趁敵人沒全部抵達金門時發起進攻,打敵人個措手不及。為此,28軍做了這樣的部署,船只先運送三個團過去,然后再返航運送2個團過去,這樣一個晚上就可以運輸5個團,。5個團登陸后,島上的敵我兵力就是1:1了,到時3天內便可解決戰斗。
但身為總指揮的肖鋒見在海上游戈的12兵團去向不明,因此對這個戰斗計劃充滿了猶豫,于是他打電話問葉飛是否登陸。
葉飛在電話里交代:“只要上去兩個營,你再掌握好二梯隊,戰斗勝利是有希望的!”。而戰斗打響前,葉飛又交代肖峰:“不要猶猶豫豫的,有幾個人打幾個人的仗,不等待,不猶豫,猛打猛沖!”
于是,在24日夜,肖峰下達了攻擊命令。28軍82師第244團、第84師第251團、第29軍第85師第253團共3個團為第1梯隊,由第82師統一指揮,乘坐300艘木船,渡海向金門發起進攻。
三個團上去了,可連一個師級領導都沒有去,這也為后面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船只出發后不久,海上便刮起了大風,以至于船只航行非常困難。更糟糕的是,因為船夫大多來自福州、泉州等地,對這一帶的航線不明,登陸前也沒有進行過訓練,以至于最終船只之間非?;靵y。
在這樣的混亂下,最終導致82師指揮所沒能隨木船跟進。沒了指揮所,就意味著這三個團沒了指揮大腦,再加上海上通訊不暢,于是三個團只能各自為戰。
因為各自為戰,火力無法集中,當他們靠岸時,便遭到了敵人強大的炮火攔截。以至于等部隊登陸時,三個團已經傷亡三分之一了。更要命的一點是,他們此時碰到了退潮。
葉飛雖然是福建南安人,但是他不懂得潮汐
因為出發時,刮了大風,以至于潮水瘋漲,當時眾人誰也沒當回事??僧敶坏诌_岸邊時,海水卻突然退潮了,以至于用于登陸的300艘木船全部擱淺在了金門海灘。
敵人眼見我軍的船只擱淺后,便派出飛機和魚雷艇轟炸我方船只,最終的結果是,300艘木船全部被炸毀了。
沒了木船,不僅意味著剩余的4個團無法登陸金門,更意味著登陸的那3個團成為了孤軍。3個團登陸后,因為建制混亂,再加上沒有統一的指揮,幾個團之間不知道誰聽誰的,所以只能各自為戰。本著戰前制定的“有幾個人進行幾個人的戰斗”方針,戰士們孤軍進入腹地和敵人戰斗。
在我軍沒有后續增援的情況下,敵人12兵團卻陸續抵達,最終導致的結果是我軍人數越來越少,敵人越來越多。最終的結果便是我軍的登陸遭到了失敗。
這次金門戰役,我軍雖然殲滅了敵軍9000余人,但登陸的3個團9086人也付出了慘烈的代價,大部分犧牲,一部分被俘。
金門戰役,我軍之所以失利,主要有3個原因,一是輕敵,二是登陸部隊缺乏指揮者,建制混亂,三是碰上了海水退潮。其中海水退潮是大忌,倘若沒碰上退潮,第二梯隊能登陸,我軍或許還能挽回敗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