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山南貢嘎縣的雪山之下、村落之間,四項技藝如活著的文化基因,不僅承載著精湛的手藝,更閃耀著藏族人民的人文精神——那是對自然的敬畏、對技藝的虔誠、對傳承的擔當,以及對生活的熾熱熱愛。
01
一、崗則銅器:在火與錘的淬煉中對話永恒
崗則銅器制作技藝的每一道工序,都是人與金屬的深度對話。匠人以炭火為筆、鐵槌為墨,在銅板上 “書寫” 著對物理規律的尊重:加熱時讓銅板均勻受熱的謹慎,淬火時冷水與赤銅碰撞的默契,鍛打時左手旋轉角度的細膩掌控,無不是對自然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
這種 “順物而為” 的智慧,折射出藏族文化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觀。而十多輪鍛打的堅持,更藏著匠人的工匠精神:他們不追求速成,甘愿在重復的工序中等待銅板 “生長” 出理想的弧度。當壺嘴與壺身歷經反復比對終于契合,當焊接的青煙散去露出完整的器物,這份對完美的執著,既是對使用者的負責,更是對千年技藝的致敬。正如那被鍛打的銅板,越是歷經淬煉,越能成為承載生活溫度的永恒容器。
02
二、克西木雕:刀鑿間的情感刻度與傳承堅守??
克西木雕的紋樣里,藏著藏族人民的情感圖譜:寺院門楣的獅鷹雕刻,是對信仰的守護;家具上的龍紋與雷云紋,是對祥瑞的向往?;“巴扎” 花格的對稱美學,則是對生活秩序的追求。這些圖案不僅是裝飾,更是族群記憶的載體——當匠人將松木削成薄片,當礦物顏料浸透木紋,他們實則在雕刻藏族人民的精神文明,讓每一件家具都成為流動的文化史書。
第六代傳承人土登的故事,更是傳承精神的生動注腳:13歲隨父學藝,為求突破遠赴拉薩拜師,從大昭寺雕刻大師到西藏大學教授,他遍訪名師只為將技藝推向極致。自1998年收徒以來,他明知 “精品需歲月沉淀”,卻仍堅持帶徒30余人,哪怕學徒離他的水平尚有距離,仍堅信 “幾代人的努力能讓技藝發揚”。這種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擔當,讓古老技藝在時代浪潮中得以延續火種。
03
三、乃薩面具:彩繪中的人性觀照與世俗突圍
乃薩面具制作技藝的誕生與演變,是藏族文化從神性走向人性的縮影:早期 “繪面” 習俗用于恐嚇敵人,帶著原始的生存智慧;當面具與苯教、佛教結合,成為宗教儀式中的神秘符號;直至藏戲興起,面具終于掙脫神壇,以鮮明的色彩(如深紅色國王、半黑半白兩面派)直抵人性深處,讓真善美與假惡丑在舞臺上赤裸呈現。這種轉變,體現了藏族人民直面現實、敢于批判的人文勇氣。而面具制作過程中的工匠精神同樣動人:從砸熟泥土塑形的耐心,到披紙補灰四五次的細致,再到彩繪時對色彩象征意義的精準把握,匠人以近乎苛刻的態度對待每一道工序。他們深知,一個面具不僅是戲臺上的道具,更是藏族美學的具象化表達——唯有精益求精,才能讓古老藝術在世俗化的道路上既不失本真,又煥發生機。
04
四、杰德秀邦典:經緯間的生命詩篇與女性力量
在杰德秀古鎮的木織機前,每一縷彩線都是藏族女性對生活的抒情。作為國家級非遺的杰德秀邦典編織技藝,藏語意為 “圍裙”,其誕生可追溯至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時期,最初是農牧民區分部落、身份的符號,后逐漸成為藏族女性服飾的靈魂。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2019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如今仍是藏南地區活態文化的核心載體。
在貢嘎縣,杰德秀邦典不僅是一條圍裙,更是藏族女性的 “第二皮膚”,是高原生態的色彩標本,是流動的社會變遷史。當現代都市女性系上邦典,她們系住的不僅是經緯交織的彩條,更是一個民族對自然的敬畏、對技藝的虔誠,以及在時光中堅守的文化自覺。這抹腰間的彩虹,終將跨越山海,成為人類非遺星空中永不褪色的文明坐標。
05
五、四項技藝共通的人文底色
(一)敬畏之心
杰德秀織女會為老死的牦牛舉行 “毛祭”,崗則銅匠將碎銅熔鑄為宗教 “擦擦”,克西木雕師采集松木前需誦《樹木吉祥經》,乃薩面具匠人用雪水調和礦物顏料——對自然材料的珍視,是所有非遺的共同基因。
(二)共生之美
邦典從 “貴族專屬” 到 “全民服飾”,銅器從 “宗教供品” 到 “生活器皿”,木雕從 “寺院雕刻” 到 “家具裝飾”,面具從 “儀式道具” 到 “藏戲靈魂”—— 所有技藝都在實用與審美間找到平衡,如杰德秀織機旁的諺語:“好看的邦典,首先要能裝得下青稞。”
(三)傳承之魂
克西木雕的師徒制、乃薩面具的家族傳承、崗則銅器的父子工坊、杰德秀邦典的母女協作,皆以 “口傳心授” 維系技藝溫度??。
在貢嘎縣,這些非遺技藝早已超越 “手藝” 的范疇,成為藏族人文精神的物質載體。它們是高原文明的微觀切片,讓我們得以透過銅器的光澤、木雕的紋理、面具的眉眼、邦典的彩線,看見一個民族對天地的敬畏、對技藝的虔誠、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在時光長河中永不褪色的文化自覺。當現代文明的浪潮席卷而來,這些指尖上的非遺,正以堅守與創新,編織著屬于高原的文化自信。
編輯:丹珍
校對:多杰
終審:黃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