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7月4日訊(記者 張洋洋)讓建筑外墻“0能耗降溫”、衣物一鍵降溫3-5度,有望為航空航天、沙漠地帶等極端環境提供溫控解決方案......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團隊領銜的科研成果登上Nature雜志,這項科研在AI設計熱輻射超材料領域取得原創突破,其研發的逆向設計AI模型,能大批量生成熱輻射超材料的候選設計方案,并從里面“優中選優”。
在接受《科創板日報》等媒體采訪時,金屬基復合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江高等研究院未來材料創制中心周涵教授表示,這些成果展示了AI模型設計材料在建筑節能、城市熱島效應緩解等領域的應用潛力,為未來打造“零能耗降溫”城市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課題組研發的材料展示
據介紹,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上海市科學技術發展資金、上海交通大學2030計劃的資助,已獲得軟件著作權并已申請相關發明專利。
超材料是一類具有特殊性質的人造材料,不同于自然界已有材料,它們具備一些特別的性質。其中,具有熱輻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熱量“打包”傳遞到外界,幫助物體自動降溫,在零能耗輻射冷卻、電子器件熱調控、人體熱管理等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如何又快又好地設計出性能符合需要的熱輻射超材料,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然而傳統的設計方法費時又費力:微結構是超材料突破自然材料限制、具備特殊功能的核心,超材料的微結構設計及材料組分設計組合起來有上百萬種可能性,就像在迷宮里摸黑找路,往往依賴于長期經驗和反復試錯。
“利用常規方法,篩選5萬種方案需要的時間不可估量,而引入AI模型后,通過深度學習,僅用3個月就完成,并從中篩選出接近理想狀態的1500種候選設計方案,再從中優中選優?!敝芎淌诒硎?。
“我們從天牛、魚鱗等生物中提取了32種基元,這些研究的積累為后續的設想打下了基礎?!鄙虾=煌ù髮W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江高等研究院博士生肖誠禹分享了研究的靈感來源,結合多種材料體系,團隊訓練得到了一個AI模型,能夠根據所需光譜特性快速、精準地生成相應超材料的多種設計方案,帶來了設計維度、速度和性能全方位的提升。
這一AI模型不僅能“發明”新材料,還能從中挑選出那些更適合大規模使用、成本更低的超材料。以典型的雙波段選擇性超材料為例,該材料僅需簡單的溶液法就能在室溫下制備,以涂料的形式可直接應用在磚墻、金屬、塑料和玻璃等常見物體的表面,就像給物體用上了防曬降溫霜。
能耗模擬顯示,在中低緯度地區,將該材料應用于建筑屋頂可實現75 MJ/m2的理論節能效果,相當于節省20度電。此外,這種材料成本低、應用形式靈活,可廣泛應用于零能耗輻射冷卻、建筑節能降溫、航天熱控等諸多重要領域,推進相關領域的發展及產業化應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