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令人瞠目結舌的新聞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陸先生帶著140多斤的1角硬幣前往上海農商銀行兌換,竟遭到無情拒收。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銀行不但拒收,還倒打一耙,報警稱陸先生的硬幣來路不明。這一番操作,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不禁要問,這到底是什么作派?
先來說說這硬幣的來源。據陸先生透露,這些硬幣是客戶從垃圾焚燒后的爐灰中篩選出來的,由于客戶有大量采購訂單,為維系客戶關系,他才選擇收下這些硬幣,隨后自行前往銀行兌換。從去年底開始,他陸續收到了重達幾千斤、總金額超10萬元的硬幣。這些硬幣因經過焚燒而發黑,不再適宜在市面上正常流通,只能作為殘缺污損人民幣向銀行申請兌換。
為了完成兌換,陸先生可謂是煞費苦心。他分批次前往農行、建行、工行等10多家銀行,多數銀行服務態度良好,在警方核實硬幣來源合法后,都順利為其辦理了兌換業務。然而,唯獨上海農商銀行,始終固執地拒絕為陸先生兌換。
上海農商銀行此舉,無疑是公然違反了《中國人民銀行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辦法》。該辦法第三條明確規定:凡辦理人民幣存取款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無償為公眾兌換殘缺、污損人民幣,不得拒絕兌換。況且,陸先生的硬幣雖有污損,但不存在殘缺且能識別面額,完全符合兌換條件。那么,上海農商銀行究竟為何如此“大膽”,敢將金融管理規定視若無物?
細細想來,無外乎以下幾種可能。其一,銀行工作人員怕數硬幣麻煩,純粹是出于懶惰心理。數140多斤硬幣確實是個不小的工作量,但這難道能成為拒收的理由嗎?作為金融服務機構,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本就是職責所在,怎能因一時的麻煩就拒絕客戶的合理需求?其二,存放硬幣不方便,說到底還是懶惰作祟。銀行本就有責任和義務處理各類貨幣的存儲和流通,若都以存放不便為由拒收,那還要銀行做什么?其三,根本不把儲戶當回事,盡顯趾高氣揚的跋扈姿態。在銀行與儲戶的關系中,儲戶是客戶,是銀行的服務對象,銀行理應尊重和滿足客戶的合法訴求,而不是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肆意踐踏儲戶的權益。其四,這或許是對金融管理部門的公然挑釁。明知違反規定,卻依然我行我素,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金融管理秩序,是對監管權威的極大漠視。
銀行,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維護貨幣流通秩序、服務社會大眾的重要使命。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應該深知自己的職責所在,秉持著專業、負責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客戶。上海農商銀行此次的行為,無疑是自砸招牌,嚴重損害了自身的形象和信譽。如果連銀行都不能遵守規定,又如何能讓公眾信任金融體系?又怎能保障貨幣的正常流通?
對于陸先生來說,他只是在尋求合理合法的服務,卻遭遇如此刁難。希望相關部門能盡快介入調查,還陸先生一個公道,同時也給廣大公眾一個滿意的答復。讓我們共同期待,這樣的荒唐事不再發生,金融服務行業能夠回歸初心,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
https://m.toutiao.com/is/C9i8BevnZOw/ - 20000多枚硬幣裝麻袋存銀行,遭拒收!來源:焚燒垃圾“過濾”所得 - 今日頭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