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9日,中共中央離開紅四方面軍駐地,帶著紅1、3軍連夜先行北上。上帝視角的我們知道,中央這般行動是根據葉劍英的絕密情報所做出的應對。但當時很多紅四方面軍的將領不知道啊,因此他們知道時感到愕然且無措。
3天后,中央在甘肅俄界召開擴大會議,重申北上決定,并警告道:“南下是絕路。”次日,張國燾在阿壩召開會議,帶領信任他的紅四方面軍走回頭路,放出“大舉向南進攻,消滅川軍殘部,在廣大地區內建立根據地,首先赤化四川”的豪言壯語。
這話只能糊弄糊弄不知內情的人,如若不然川陜根據地不會被放棄,紅一方面軍也不會選擇北上。許多紅四方面軍的將領都指揮部隊做好北上的一切準備,結果出了這么一檔子事。紅四方面軍30軍88師政委鄭維山,多次催問軍政委李先念何時北上。李先念也回答不上來啊。
別說李先念了,就連徐向前也茫然得很。一天半夜,鄭維山撞見兩人在草地土包上說“悄悄話”。“我就不明白了,紅軍和紅軍爭個什么勁,有什么好爭的!一個北上,一個南下,究竟哪個正確?”“總指揮,我們還是要講團結,先維持現在的局面吧。”
鄭維山走近一看,是李先念和徐向前。聽到有人來了,李、徐二人及時住嘴,表示了關心一下后,就讓他回去休息,自己二人還有事情要商量。回去的路上,鄭維山心中無限悲涼:“連總指揮都搞不清楚哪個正確,這究竟是怎么了啊?”
鄭維山當時因冒著凍雨南下會合,出現連續多日高燒不退、躺在擔架上不省人事的情況。這既是天災,也是人禍,他差點白白交代在這了。這二過草地,讓紅四方面軍銳減4分之1左右的兵力。這讓過去脾氣火爆的鄭維山,變得沉默寡言。
10月5日,紅四方面軍在卓木碉召開高級干部會議。鄭維山百思不得其解,怎么成立個“中央”,比組建個支部還簡單?他把自己的疑惑告訴李先念,李先念嘆了口氣搖頭道:“話到此為止,出了門就不要說,注意教育部隊,掌握情況。”
川軍巴不得紅軍北上不要再回來,結果紅四方面軍掉頭又回來了。而川軍早就做好發生此事的準備,沿著大、小金川布防,放有6個旅又2個團。于是南下的紅四方面軍,邊跟川軍打仗,邊第二次翻越雪山。這次有經驗了,翻越雪山的“走失”人數大大降低。
11月上旬,紅四方面軍主力將下川西平原,直接威脅川軍心臟成都時,危險也悄然而至——劉湘下死命令,原本戰力不佳的川軍突然變得十分頑強。國民黨軍越打越多,薛岳指揮的中央軍也壓過來了。
在這紅四方面軍很可能覆滅的危急時刻,鄭維山率領紅88師阻擊敵軍大部3天3夜,成功掩護主力撤退。此戰過后,南下的紅四方面軍好似沒了銳氣和勁頭,從鋒芒畢露、睥睨西南的戰略進攻,轉為無處可去的戰略防御。
多年后,鄭維山仍對百丈關念念不忘:“紅四方面軍一下子損失了一萬多人。驚天地、泣鬼神啊!一萬多人,比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的人還多。”過草地、翻雪山是鈍刀子割肉,這一仗卻是猛地挨上一刀,疼得刻骨銘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