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我家的后院,總是一樁繞不開的念想。身為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咱家的小院兒不大,前后也就兩層。底下那層是平平整整的院落,以前常常放著家里的老二八自行車和爸的三輪摩托車。上下樓、進廚房、拎井水,全要走過這片院子,得小心騰出條小道,否則繞著大花盆轉一圈才敢落腳。
二樓原本沒啥大用,自打我媽迷上養花以后,便成了個春夏最熱鬧的“小花圃”。她一栽就是幾十盆海棠、長壽花、梔子、紫羅蘭,連名字我都叫不齊全。怕冷的那些小家伙,冬天還得抱進屋,挨個照顧,生怕一場寒流,把它們給“端了窩”。東北的冬,誰家窗臺不擺幾盆花,才叫沒點生活氣息呢?
可惜人到歲數,終究不敵風霜。去年春,老媽一不留神摔了個大跟頭,折騰了手術,自此爬樓梯就成了大問題。那些原本歸她照看的高臺花盆,我只得齊齊接過來小的換成大盆,半數挪到院子,方便她伸手照料著玩,其余留在樓上,由我這“后勤部長”托管起來。
六月一到,太陽就跟著暴躁起來。早晨六點,太陽還沒完全升高,陽光已經潑天蓋地地灑下來,熱浪跟著風鉆進脖子里,讓人喘不上氣。此時花草最嬌氣,沒水不成活。景兒是給它們沖涼得早晚下功夫,人舒服著,花草也落個透心涼。頭回給花澆水,我只圖省事,擰開膠管子兜頭一噴,表面看上去滴水不漏,其實只有葉面濕了個遍,根部一點水都沒撈著。時間一長,那些“臉面工程”全白做,也浪費水。還是得用水桶和瓢,一瓢水兜起來,直擱到根下,量多少憑花盆尺寸掂量著來,花才能喝個飽。
每次巡院,心里還真有說不出的滋味。昨天傍晚剛澆過的梔子花,今早又白生生綻開兩朵。新冒頭的花苞也等著明天露臉。櫻桃樹今年春天掛了不少小果,紅彤彤的,摘一顆送嘴里,又酸又甜。那橡皮樹別提多能抗旱了,遇上澆透一回,葉子青綠得帶著水光,仿佛要滴下來。蘆薈皮實得很,三角梅則開得分外扎眼;豇豆秧沿著盆沿往上爬,細細的嫩莢子,扒開葉子一根根亮出來。辣椒白花點在那片綠里,招搖地晃著頭,讓人愛不釋手。
說來也怪,原來覺得種花是老太太們的專利,輪到我澆水修枝,竟慢慢有了點癮。那種一瓢瓢安穩送到根部的滿足,好像不是單喂熟幾盆花那么簡單。大葉子下頭,總藏著幾棵沒名的小苗,個頭小,水分不到就蔫巴,我還得把葉子扒開,手腕一轉,把水均勻澆進每一棵跟前。有時候想,這世上的事真跟這院里的花似的,不能只看表面風光,里頭那點細活,偷不得懶。要是哪盆花苗因為我疏忽缺了水,日后蔫了、死了,心里還真過意不去。
院子依然照常運轉,花也照常生長,只是彼此的角色慢慢調換。你家有沒有親人長輩也愛惜花草?你有沒有為了惦記家里那幾盆花,悄悄培養了自己的“園藝手”?歡迎聊聊你和家的故事,也許,一瓢水、一團土里,裝著的正是這份微小又溫熱的日子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