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周暑氣要猛躥,三伏天的烤驗實打實來了。7月15日初伏到,一直熱到8月23日末伏結束。心臟不好的老人得繃緊弦,去年河北大爺吃冰西瓜半夜心絞痛送醫。
為啥熱天心臟易出狀況?
血管為散熱擴張,血液往體表跑,心臟供血壓力大。大量出汗還丟鉀丟鈉,心跳容易亂了節奏。
研究說連續高溫三天,60歲以上老人心血管病入院率漲近18%。
有些老人不當回事,胸口發悶、喘氣費勁還硬扛,危險就藏在“歇歇就好”里。
這七件事千萬別做,件件戳中護心大忌。早上別趕早出門鍛煉,五點多血管還縮著,一運動血壓易飆升。建議八點后再動,找陰涼地慢慢走,別讓心臟早起“加班”。
中午別洗冷水澡,涼水一激血管猛地縮,血壓突高心臟扛不住。換成34到37度的溫水,洗10分鐘就停,擦干別受涼。午睡別貪涼開太低,空調26到28度最好,蓋薄毯護好肚子腳。
低溫讓血管緊繃,睡醒頭暈心慌,房顫可能跟著來。飯后別馬上出去遛,血液正幫著消化,此時活動心肌供血少。歇40分鐘再走,慢步能說話就行,別讓心臟“分心干活”。
晚上別咕咚灌大水,心功能弱的老人喝多了,半夜易被憋醒。睡前200毫升足夠,白天分次喝,別給心臟添負擔。別頻繁測血壓瞎操心,血壓本就有波動,緊張反而讓數值亂。
早晚各測一次就行,坐位休息五分鐘,測準才有用。更別自己停藥減藥,天熱血壓雖可能降,調藥得聽醫生的。見過不少老人擅自停,結果誘發心衰,后悔都來不及。
我個人認為,這些細節不是小題大做,是護心的關鍵防線。
2023年伏天,全國心血管急診量漲了27%,六成多是老人。心臟不好的長輩,別把“不對勁”不當回事,危險常藏在“說不上來”里。
還有個土辦法,老一輩會用蓮子芯泡水喝,清心火有幫助,不過得適量。
科學護心加傳統智慧,雙管齊下更穩妥。現在該做的事很明確:檢查家里空調設置,提醒長輩別碰這七件事。有基礎病的及時找醫生問問,伏天護心沒捷徑,細節做到位才行。
心臟沒備用零件,護心細節藏在每天的選擇里,千萬別大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