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影《哪吒2》下映,今年電影市場賽程也已過半。根據國家電影局統計,今年上半年電影票房為292.31億元,觀影人次為6.41億,同比分別增長22.91%和16.89%,國產影片票房占比為91.2%。票房過億元影片25部,其中國產影片16部,外國影片9部。
盤點上半年電影市場,《哪吒2》表現尤為亮眼,單片貢獻154.46億元,占大盤票房52.8%。超級爆款促成超長待機:《哪吒2》自寒假(1月29日)上映,直到暑假前(6月30日)下映,“吒兒”在電影院陪伴觀眾長達153天。4次延期讓觀眾有更寬裕的時間安排看片,也滿足了部分觀眾二刷、三刷的需求。觀眾愛看,影院愛排,片方也樂見票房收益“細水長流”。
不過,一部爆款獨占鰲頭,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電影市場優質內容供給不足。從數據看,今年電影市場在春節檔之后表現疲軟,清明、“五一”、端午三大檔期市場表現均不及預期。除《哪吒2》等少數爆款外,中腰部影片嚴重斷檔,市場兩極分化嚴重。
重構影院“驚喜感”需多方發力,讓不同題材樣式、風格類型電影競相發展。創作者要勇于走出舒適區,挖掘現實深處的故事富礦;資本要放長眼光,為那些“不完美”卻具探索銳氣的作品留出生長空間;影院排片亦需魄力,既要放大爆款優勢,也要關注“小而美”的作品,讓不同類型的影片各得其所。
隨著暑期檔到來,更多備受期待的影片將陸續上映。比如,《東極島》取材二戰時期中國漁民營救英軍戰俘的真實事件,采用IMAX特制水下拍攝技術,呈現“東方泰坦尼克”式史詩感;《醬園弄·懸案》以上海民國奇案為線索,通過31位證人的羅生門敘事折射社會圖景;《長安的荔枝》以唐代小吏千里運荔枝的荒誕故事解構歷史,開啟“書影劇聯動”新模式。當電影市場“春色滿園關不住”般自然舒展、搖曳多姿時,電影藝術的真正春天便離我們不遠了。(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姜天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