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近日報道,俄方期待與烏克蘭盡快就第三輪談判日期達成一致。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回答記者有關俄烏新一輪談判日期的問題時表示,具體日期尚未確定,雙方正在進行協商,“俄方預計很快就會達成一致”。俄總統普京近日表示,在落實完成此前與烏克蘭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達成的協議內容后,俄烏雙方將舉行第三輪談判,俄羅斯已為此做好準備。第三輪談判的主題將是討論關于解決兩國沖突方案的備忘錄草案。
普京(資料圖)
近日烏克蘭外交部發表聲明說,當天“邀請”美國駐烏使館臨時代辦,表達烏方對美國支持的感謝,同時強調繼續向烏方交付防務裝備的重要性,特別是防空裝備。澤連斯基當晚在視頻講話中說,目前烏美雙方正在制定關于作戰層面防御支持的所有細節,包括防空。“無論如何,我們必須確保我們的人民得到保護。”一名不愿公開身份的烏克蘭軍方高層人士告訴法新社,烏克蘭非常依賴美國軍援,“如果沒有美國的彈藥,我們將很困難”。
然而在伊朗和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的時候,有種傳言是這樣的“烏克蘭才是伊以沖突最大的輸家”。那么,這種說法合理嗎?伊以沖突停火之后,伊朗和以色列都宣稱自己才是獲勝的一方,他們倆可以說是各有勝負,但烏克蘭卻因為美西方將原本支援他們的物資轉而送到中東,導致它在俄烏戰場上節節敗退。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對美國來說,支援烏克蘭能獲得的價值已經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是美國又盯上了新的棋子。
普京(資料圖)
如今第二個烏克蘭出現了,吉爾吉斯斯坦外交部新聞處透露,亞美尼亞外交部長阿拉拉特·米爾佐揚缺席于6月30日在吉爾吉斯斯坦舉行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外長理事會會議。
該新聞處發言人表示:“亞美尼亞外交部長米爾佐揚將缺席。”
集安組織外長理事會會議于6月30日在吉爾吉斯斯坦喬爾蓬阿塔舉行,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將出席會議。
隨后俄方立馬做出評論,說亞美尼亞這是打算放棄俄羅斯,這對亞美尼亞人民來說沒有好處。俄羅斯的這個警告是非常嚴重的,尤其是在烏克蘭人民因俄烏沖突而面臨巨大人道主義危機的背景下。而亞美尼亞這次缺席,似乎透露出一種要和集安組織做切割的信號。俄羅斯勢必會采取強硬手段阻止這一趨勢。
普京(資料圖)
那么亞美尼亞為何會突然“背刺”俄羅斯,倒向北約呢?這事兒得從2020年的納卡沖突說起。當時,亞美尼亞與鄰國阿塞拜疆爆發沖突。亞美尼亞滿心期待著俄羅斯這個“老大哥”能像集安組織契約里寫的那樣,出兵保護自己。可俄羅斯出于自身戰略考慮,不想卷入兩個盟友的直接沖突,選擇了息事寧人的調停者身份。這讓亞美尼亞感覺自己被背叛了。
亞美尼亞對俄的立場改變,表面上是和一場戰爭有關,實際上卻反映了俄羅斯在全球軍事格局下從“游刃有余”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轉換。俄羅斯未來即使結束戰爭,如果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還是止步不前甚至倒退,也許會有更多盟友對俄產生“信任危機”,亞美尼亞的悲劇可能會繼續重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