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打到今天這個地步,實際上俄羅斯失去的并不少。
敘利亞巴薩爾倒臺;
伊朗被以色列和美國暴擊;
中東國家對俄制武器態度變冷;
土耳其勢力進一步做大等等,這些對于俄羅斯而言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得不說,普京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沖突中,犯了7個錯誤,而且有的錯誤還在犯。
第一,俄羅斯不應該允許西方政客正常出入烏克蘭。
從剛開始的馮德萊恩到英國首相,再到整個西方政治集團,這些政客能夠隨意進入烏克蘭,給了烏克蘭對抗下去的最大底氣,如果沒有西方支持,烏克蘭早就停戰了,但是普京沒有去阻止西方政客進入烏克蘭,這一點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把鐵路炸了就這么費勁?就算不炸,不允許西方政客進入,來個:后果自負。北約那群人,誰還來?
第二,自己打的菜,讓瓦格納參與進來,又把瓦格納給做掉了。
這件事做的的確挺沒意思,瓦格納本身也不想打巴赫穆特戰爭,不僅主力盡失,還讓俄正規軍十分不爽,畢竟,我都打不下來,你給打下來了,不給你點顏色瞧瞧?
后來更有意思,瓦格納還想搞叛亂,結果可想而知。但是這件事的根源,不在別人,還是莫斯科的決策錯誤,既然信不過,就讓瓦格納在中東非洲呆著不就完了,搞得和小孩過家家一樣,實際上俄烏沖突就是小孩子過家家一樣,無聊。
第三,普京不應該拒絕法德兩國的溝通
本身,開戰之初,法德兩國對俄羅斯的惡意沒有那么大,但是普京絲毫不給法德面子,好家伙,最后法德只能跟著美國一起支持烏克蘭了,實際上,就目前來看,支持烏克蘭不容忽視的力量還是歐盟,如果普京剛開始能和歐盟綁在一起,不要讓歐盟制裁自己,俄羅斯的境地不至于像今天這么差。
在這里普京犯的錯誤就是低估了歐盟的實力,高估了俄軍的進攻能力。只要不打核戰爭,北約并不怕俄羅斯。所以,這就是為啥打成了消耗戰的原因。
第四,對敖德薩的封鎖不堅決
烏克蘭糧食出口問題實際上激發了歐盟農民的強烈不滿,但是因為土耳其的斡旋,俄羅斯在封鎖敖德薩港口的問題上采取了妥協態度。
戰爭是無情的,不管俄羅斯做了什么,西方對俄羅斯的戰爭性質定義就是“入侵”,烏克蘭的史書上以后也會這么寫。
就目前這種打法,俄烏沖突未來兩年停火也很難,因為雙方和多方都能接受這種強度,沒有巨大損耗,又沒有一方具備絕對優勢,又沒人勸架,勸了又不聽,聽了又不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