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不把水果賣給中國人!
這個國家萬萬沒想到,失去中國這個市場,大量水果爛在地里都賣不出去,最后叫苦不迭,后悔得罪了中國。
這個國家究竟是誰?最后又有何下場?
它就是越南。
曾經(jīng),越南水果在中國市場有多火?數(shù)據(jù)最能說明問題:
2024年,越南榴蓮對華出口額升到19億美元;火龍果一年就賣給中國4.42億美元;百香果更是占了全球市場的60%。
那時候湄公河三角洲的果農(nóng)們常說:“中國人愛吃我們的水果,我們就等于抱著個鐵飯碗?!?/p>
但是,這話背后藏著一筆危險的賬:越南70%的水果都指望著中國市場消化,尤其是榴蓮,十顆里有九顆得靠中國消費者買單。
為了賺快錢,不少果農(nóng)把稻田改成了榴蓮園,甚至貸款租地擴(kuò)種。
可他們沒明白,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一個籃子里。因為籃子要是摔了,蛋就全碎了。
這幾年,中國游客去越南旅游,十有八九遇過糟心事兒。
過海關(guān)時,邊檢人員常拿中文喊“小費,十元”,不給就找各種理由卡人。
有游客算過,正常一分鐘能過的檢查,不給小費能拖兩小時。
更離譜的是,芽莊、峴港等旅游城市的街頭,有一些店鋪針對中國游客,直接掛出“禁止入內(nèi)”的中文牌子,生怕咱們看不懂。
中國人買東西時,更像被當(dāng)成冤大頭。
同一款椰子糖,本地人買1萬越盾,中國游客問價直接喊3萬。
胡志明市的海鮮排檔,菜單上沒標(biāo)價,結(jié)賬時指著活蝦說“這是澳洲品種”。
這些事兒傳回國內(nèi),大家都寒了心。漸漸地,去越南的中國游客越來越少了。
2025年五一假期統(tǒng)計顯示,赴越游客量比2019年暴跌60%。
同時,越南水果市場徹底不行了。數(shù)據(jù)顯示,火龍果出口量同比跌了4.4%,百香果更糟糕,跌了36.5%,龍眼價格攔腰砍。
越南果農(nóng)看著倉庫里爛掉的水果直嘆氣:“早知道這樣,當(dāng)初真不該把中國客人當(dāng)肥羊宰?!?/p>
最諷刺的打擊來自榴蓮,他們沒想到,中國人轉(zhuǎn)頭愛上了泰國和馬來西亞的貨。
泰國“金枕榴蓮”搭中老鐵路,從采摘到中國超市貨架只要48小時,新鮮得能聞到樹香味。
馬來西亞的貓山王走冷鏈空運,每個賣1000元還得提前預(yù)訂。
反觀越南榴蓮,因為運輸時間長,不少運到中國已經(jīng)熟過了頭,口感發(fā)苦。中國消費者嘗過好的,自然不愿再買越南的爛貨。
這時候,柬埔寨、老撾等鄰國也抓住了機(jī)會。柬埔寨的椰子獲準(zhǔn)進(jìn)入了中國市場,老撾的百香果通過中老鐵路源源不斷運往云南。
現(xiàn)在東南亞水果市場就像個大擂臺,都在拼品質(zhì)、拼服務(wù),誰對中國消費者好,誰就能拿到訂單。
世界水果買賣這桿秤,從來不偏向誰。當(dāng)有人把買家的好心當(dāng)籌碼時,中國人的果盤里早擺滿了全球的香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