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哭喊、四肢的抽搐、腳底如蟻爬的麻木感……12歲的琳琳(化名)從不滿1歲起就被這樣的噩夢纏繞。每晚入睡后突發的驚恐哭喊與劇烈抽動,讓她和父母十一年未曾安眠。最嚴重時,她月發作高達90余次,日均發作5-9次。輾轉廣州、北京多家醫院,嘗試8種抗癲癇藥物均告失敗,而所有醫院的顱腦核磁共振(MRI)報告卻顯示“完全正常”。“核磁看不出問題就不能手術”的結論,幾乎掐滅了這個家庭的最后希望。
殘酷現實:三成癲癇患者深陷治療困境
隱匿病灶或成醫學盲區
癲癇是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我國患病率約4‰-7‰,患者總數近900萬,同時每年新發病例高達40萬-60萬。我國有將近640萬活動性癲癇患者,其中約三分之一(200萬)的患者是可能需要進行外科干預的。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陳志勇指出,癲癇的本質是大腦神經元異常過度放電,可由腦內結構異常(如海馬硬化、腦皮層發育不良、腦外傷和腫瘤等)、遺傳、感染、代謝紊亂等多種因素引發。盡管約70%患者通過抗發作藥物可有效控制發作,但剩余30%屬于藥物難治性癲癇——琳琳正是其中典型。更嚴峻的是,她所患的島葉癲癇中約60%在常規核磁檢查中呈陰性。島葉深藏于大腦外側裂的深處,表面被額葉、顳葉、頂葉等腦組織覆蓋,常規檢查手段往往難以捕捉。“這類患者常被誤診為精神疾病”,陳志勇強調,“當患者應用正確選擇且能耐受的兩種抗發作藥(單藥或聯合用藥),仍未能達到持續無發作,就需考慮手術干預可能。”
精準“鎖島”:192個微電極點編織監測網
電生理技術破譯隱匿密碼
面對琳琳復雜的病情,醫院癲癇術前評估組組長王曉從細微癥狀中捕捉到關鍵線索。第一次面診時,孩子家長描述的發作表現就達6種之多!經過梳理,孩子2歲前發作癥狀多樣,頭皮腦電圖甚至一度被認為是“全面性異常放電”。2歲后發作癥狀逐漸固定為3種,家屬提供的發作錄像看上去像是額葉發作,但外院多次頭皮腦電圖結果提示顳葉放電明顯。“孩子描述有時發作為“右腳底或雙腳底抽”,需要家屬一整夜按腳才能入睡,但同步腦電圖記錄卻報告“未見異常”,一度被認為不是癲癇發作!
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功能神經外科行視頻腦電圖監測期間,王曉發現這種“‘腳底抽”并非運動癥狀,實為軀體感覺癥狀,而家屬描述的“大發作”實為孩子睡眠中突然醒后約20-40秒突發驚恐哭喊和過度運動。王曉解釋道,這種特殊的麻木感最常起源于島葉后小葉,延遲出現的不協調性過度運動提示可能向額葉傳導,考慮致癇區位于左側島葉可能性大。王曉采用“癥狀-腦電-影像融合”分析法,將致癇核心假設鎖定在左側島葉并設計電極方案,通過立體定向腦電圖(SEEG)技術,將13根電極(192個微電極點)如探針般植入大腦深部可疑區域,進一步明確致癇區、勾畫致癇邊界并進行鑒別診斷。
“磁共振陰性患者需通過癥狀細節重建致癇網絡”,王曉在采訪中坦言。電極植入后,團隊發現琳琳的異常放電集中在左側島后小葉,且具有獨特規律:間歇期呈不規則放電,發作期則突變為高頻快節律。更重要的是,當電極刺激左側島后小葉特定區域時,成功誘發出與琳琳日常完全相同的腳底麻木癥狀——這也成為鎖定“隱形元兇”的直接證據。
微創“拆彈”:機器人巧避血管叢林
精準消融終結十一年噩夢
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王世勇主導關鍵手術操作。團隊采用機器人輔助系統,在多模態影像融合技術基礎上規劃出13條精準路徑。“術前重建避開了所有重要血管,機械臂定位精度達0.1毫米”,王世勇手持僅0.8毫米直徑的電極解釋道。通過顱骨上13個2毫米的微孔,192個微電極點精準被植入預定坐標。
術后回到病房行SEEG長程監測發作期,最終位于左側島后小葉的25個微電極點被確認為發作起始區。王世勇團隊在患者清醒狀態下、病房床旁對這25個電極點精準實施SEEG引導下射頻毀損術,全程無開顱、無出血,治療結束后拔除電極,創口僅如針尖大小。治療當晚,折磨琳琳十一年的癲癇發作戛然而止。“孩子終于能睡安穩覺了!”術后首夜,陪伴女兒多年的母親第一次在病房安然入眠。更令人驚嘆的是,琳琳術后三天即出院,頭皮上幾乎不留痕跡。
暨大附一院此次多學科協作的成功實踐,為核磁陰性的藥物難治性癲癇提供了新范式。陳志勇在采訪中特別呼吁:“癲癇絕非不治之癥。這類患者常因‘核磁正常’被延誤手術時機,實際上通過癥狀細節分析、電生理監測與微創技術結合,有望實現根治。”目前該院已開通癲癇診療綠色通道,其團隊每年完成數十例同類手術,讓更多“琳琳”告別漫漫長夜,重獲生命曙光。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實習生 溫瑋 通訊員 張燦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