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終于攤牌,愿意兩大底牌換中國幫助,中方是否會改變立場?
中俄最近在能源和軍事技術上互相試探 各自都有自己的算盤
最近聽說俄羅斯想用導彈潛艇技術和遠東油氣換中國幫忙,中國這邊好像不太著急。俄羅斯現在被西方制裁,錢特別緊,連開發遠東都困難。他們開放海參崴還有建輸氣管道,其實都是為了拉中國投資。
中國這些年自己搞導彈潛艇也有進展,中東那邊也能買能源,所以態度比較穩。雖然俄羅斯的"匕首"導彈確實快,但中國東風系列也不差。核潛艇造得越來越好,不太會靠俄羅斯。倒是天然氣價格低,中國東北用著方便,不過中東的液化天然氣也能保障。
最近雙方在談加快輸氣管道建設,可能多買點油氣,但核心技術合作進展慢。比如反導系統研究能碰頭聊聊,但敏感技術肯定不松口。中俄現在就是互相給點甜頭,誰都不愿意徹底綁一塊兒。
西方對中俄走近挺警惕,特別是半導體設備出口限制影響了衛星合作。俄羅斯想拉中國對抗西方,中國卻在歐洲和中亞搞多元合作。比如中亞的輸油管道和北極航線都在推進。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數據中心,中俄技術員交流時意見很多,反映出技術差距。伊爾庫茨克的工廠罷工也影響了供氣談判,說明俄羅斯產能不太穩定。
未來關鍵看俄羅斯天然氣產量夠不夠,還有中國自己煤制氣項目投產時間。新疆那邊的工廠如果建好,可能就不那么依賴俄羅斯了。中俄現在慢慢磨合,中國多買能源,俄羅斯給些非核心技術,但誰都不選邊站。
該談的合作繼續,底線也沒突破。
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