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熱,人就容易“發燒”??蓜e誤會,這里的“發燒”不是感冒,是中暑。每年夏天一到,急診室就跟菜市場似的熱鬧,中暑的人一個接一個地送進醫院。
有人只是頭暈、出汗多,有人直接暈倒,甚至抽筋、意識模糊。那中暑到底要幾天才能恢復正常?醫生說了,夏天有三件事,最好別干!
中暑不是什么“高冷”的病,其實就是身體被熱“烤”壞了。你可以把人想象成一臺手機,曬久了也會過熱自動關機。中暑就是我們身體的“自動關機”機制。
輕的中暑,像是頭暈、惡心、乏力,一般三五天基本能緩過來;但要是嚴重到意識不清、體溫飆升,那恢復時間可不止一周,甚至可能留下后遺癥。
要說中暑恢復要多久,這得看情況。有的人年輕力壯,休息一兩天,喝點水,身體就像充滿電一樣;但有些老年人或者本身身體虛的,恢復時間就長一些。高溫環境下,身體水分流失快,電解質也跟著跑了,心跳加快、呼吸變急,人就像風扇壞了的電腦,運轉越來越慢。
醫生提醒,夏天別硬撐。尤其是那種一熱就猛灌冰水、猛吹空調的,表面涼快,其實把身體搞得更亂。中暑的時候,身體散熱機制出問題,這可不是靠喝點冰可樂就能解決的。猛降溫反而可能讓血管一縮,心臟負擔加重,得不償失。
夏天真的不能任性。醫生還點名了三件“惹禍”的事,很多人天天干,結果中暑了都不知道為什么。
第一件事,就是在正午時分外出運動。別說跑步了,就算只是騎個電瓶車,都像在蒸鍋里兜風。人在太陽底下曬,就像煎蛋,蛋白質都快變形了。
中午11點到下午3點這段時間,太陽毒得能把地板曬冒煙。這個時候出門鍛煉,不是健康,是挑戰身體極限。身體受不了,一熱、血壓一降,人就容易暈。
第二件事,是悶在車里睡覺或等人。很多人覺得,車里有點陰涼,坐著歇會兒沒啥事。但你知道嗎?車子關上窗戶以后,溫度升得飛快,十分鐘就能從30℃飆到50℃以上。坐在里面,就像被關進微波爐,汗都來不及流,人就開始缺氧、頭暈、甚至昏厥。
第三件事,看似無害,其實最容易讓人中招——空腹暴曬。很多人早上趕著上班,沒吃飯就出門,結果一身汗加上低血糖,頭一暈,腿一軟,直接倒了??崭範顟B下,身體的“能量條”是空的,根本撐不住高溫的消耗。中暑不僅僅是熱的問題,還是“沒電”的問題。
講個常識,咱們身體的“空調系統”是靠汗腺和血管調節的。當外界溫度高,身體就讓血管擴張、汗腺狂出汗,來把熱量帶走。問題是,高溫濕度大時,汗根本蒸發不了,熱也就排不出去。人就像穿著雨衣跑步,一邊出汗,一邊悶著,越跑越熱,最后整個人都“燒”糊了。
很多人中暑后,癥狀看著像感冒:發燒、頭痛、渾身沒勁。但千萬別誤以為吃點退燒藥就能解決。中暑本質上是“熱中毒”,是身體被熱“燒壞”的警告。血壓下降、脈搏加快,嚴重的甚至可能影響腎臟和心臟功能。
那中暑后怎么恢復?簡單說,得“退燒+補水+休息”。但別急著喝冰水、吹冷風,那樣反而容易“熱傷風”。正確的方法是先把人移到陰涼通風處,讓身體慢慢降溫,然后小口多次地喝溫水,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喝水太快、太猛,反而容易嗆到或引起胃痙攣。
恢復期內,別劇烈運動、別熬夜、別吃重口味食物。身體就像剛修好的機器,需要慢慢開機。如果這時候又熬夜、吃辣、喝酒,那就等于把剛修好的電腦又拿去曬太陽,早晚還得再“死機”一次。
有些人中暑后,雖然癥狀消退了,但總覺得人“虛”。這是因為電解質還沒完全恢復,鈉、鉀、鈣這些礦物質一旦失衡,身體就會像缺潤滑油的機器,運轉不順。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身體調節能力差,中暑后的恢復期可能要一到兩周。
再提醒一句,很多人以為自己“抗熱”,其實只是“愣”。夏天穿著密不透風的衣服、騎共享單車頂著太陽暴曬,那不是耐熱,是在拼命消耗身體的儲備。中暑不是一瞬間發生的事,而是“熱量慢慢累積”的結果。一開始是頭暈、出汗多,接著是口渴、心跳快,最后就是昏倒。
如果你發現自己最近總是乏力、沒胃口、記不住事,那有可能是輕度中暑的“后遺癥”。別小看這些信號,它們是在提醒你,身體還沒完全恢復。多休息、多補水、別硬撐,才是最靠譜的“治療”。
想防中暑,不是靠運氣,是靠細節。平時多喝水,特別是在出汗多的時候,每小時至少補200-300毫升的水;穿衣要透氣、顏色淺,別穿黑衣服吸熱;外出時戴帽子、撐傘,別讓自己變成“移動烤箱”。
最后再說一句,夏天不是拼命的時候。身體才是你最大的本錢。別拿健康跟天氣硬碰硬。中暑這事,看著小,拖久了就是麻煩。夏天多留個心眼,別讓“熱”給你教訓。
參考文獻:
[1]王晶,張琳.高溫環境下中暑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23,39(4):486-490.
[2]李萍,周斌.高溫熱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及防護措施研究[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22,56(6):737-742.
[3]趙麗華,韓曉云.中暑的分類與預防策略探討[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24,42(3):170-17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