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我們向大家隆重介紹,一位來自北京昌平好人劉鳳華的感人事跡。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用自己平凡而偉大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愛國創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如何用實際行動將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偉大的黨。劉鳳華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成長在革命后代軍人家庭。從小,父母就教育她要熱愛祖國、熱愛黨。干一行愛一行,是劉鳳華的職業選擇和行業堅守承諾。她的第一份職業是出租汽車司機。市民都愛乘坐劉鳳華的出租車,主要是她推出了老弱病殘優惠或免費乘車服務在社會贏得了好的口碑。很多病殘乘客不僅免費乘坐,還得到劉鳳華義務資助,因此她連續多年被評為北京好人司機。改革開放以后,一家民營飯店效益不好,近兩百員工面臨失業。當地領導希望劉鳳華臨危受命將企業扭虧為盈。劉鳳華一方面鼓勵員工學習文化,另一方面各個環節嚴把服務質量,終于將民營飯店經營得風生水起。退休后,劉鳳華放棄了原本安逸的生活,投入了文化藝術行業。她發揮自己超凡的藝術表演和組織管理能力,帶領大家讀好書,唱紅歌,做好人。在她的引導和帶領下,她所在昌平區北齊家鎮男女老少學雷鋒做好事,爭當北京好人蔚然成風。七一前夕,劉鳳華每天堅持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向老黨員請教,希望早點加入黨組織,繼續做北京好人,晚年能夠光榮入黨,做一名好黨員、好干部,把美好的青春獻給偉大的黨,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們需要千千萬萬個像劉鳳華這樣的北京好人。他們就像夜空中的繁星,雖然平凡,卻能匯聚成璀璨的星河;他們就像大海中的水滴,雖然微小,卻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正是這些普通北京好人的堅守和奉獻,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的104年輝煌,也必將續寫新時代的壯麗篇章。讓我們以劉鳳華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各自崗位上盡職盡責,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