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快到了,又到了“毛手毛腳”星人最煩惱的季節。
衣柜里的吊帶裙、小短褲在向你招手,但你低頭看看自己,手臂上、腿上、腋下的“小森林”卻讓人望而卻。
剃刀刮?兩天就長出硬硬的胡茬,扎得難受。用脫毛膏?化學味兒重,還容易過敏。蜜蠟脫毛?那撕下來的一瞬間,簡直是“滿清十大酷刑”……
于是,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號稱“一勞永逸”的黑科技——激光脫毛。
它聽起來太美好了:做幾次就能擁有絲滑的皮膚,再也不用為體毛煩惱。
但當你興沖沖地打開手機,準備預約時,各種“溫馨提示”又讓你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千萬別做激光脫毛!那東西有輻射,會致癌的!”
“我聽說激光打腋下,會把淋巴燒壞,以后排不了毒,會得淋巴癌!”
“激光脫毛會破壞汗腺,以后都出不了汗了,對身體不好!”
這些說法聽起來有鼻子有眼,讓人心驚膽戰。一邊是變美的誘惑,一邊是健康的擔憂,到底該信誰?激光脫毛這趟“變美快車”,究竟是通往新世界的大門,還是一個隱藏的“健康陷阱”?
別急,今天我們就來當一回“流言終結者”。最近,土耳其埃斯基謝希爾奧斯曼加齊大學的皮膚科和公共衛生專家們,做了一項非常有趣的研究。他們對1002名皮膚科患者進行了詳細的問卷調查 ,就是想搞清楚大家對激光脫毛到底知道多少、又有哪些誤解和擔心 。
這篇文章,我們就結合這項發表在《美容皮膚病學雜志》上的新研究,把大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一次性說清楚。
28歲小白領小林的“脫毛囧境”
為了讓大家更有代入感,我們先來講個故事。
小林是一家公司的白領,今年28歲。她皮膚白皙,但就是體毛有點重。夏天穿短袖,手臂上黑黑的汗毛總讓她覺得不自在。她最大的煩惱是腋下的毛發,不僅不美觀,夏天出汗多的時候還容易有味道。
她早就對激光脫毛心動了,但遲遲不敢行動。因為辦公室里一位熱心的“大姐”告訴她:“小林啊,你可千萬別去弄那個激光,那玩意兒打在腋下,離乳房那么近,當心弄出乳腺癌!而且把淋巴都破壞了,以后身體的毒素都排不出去,多可怕!”
這些話像一盆冷水,澆滅了小林的愛美之心。她害怕了,變美事小,健康事大。難道,想要光滑的皮膚,真的要冒這么大的風險嗎?
小林的困惑,其實也是成千上萬個你的困惑。別擔心,我們這就請出“專家”,用科學的證據來解答。
三大核心恐懼:激光脫毛真的會致癌、傷淋巴嗎?
我們先來正面硬剛大家最害怕的三個問題。
恐懼一:“激光脫毛有輻射,會致癌?”
事實:此“輻射”非彼“輻射”,不會致癌。
“輻射”這個詞,確實聽著嚇人。很多人一聽到它,就會聯想到醫院的X光,甚至是原子彈。
但你知道嗎?光的本質就是一種電磁輻射。我們每天曬的太陽、開的燈、用的微波爐,都有輻射。關鍵在于,輻射分兩種:一種是
電離輻射,比如X射線、伽馬射線,能量很高,確實能破壞細胞DNA,有致癌風險。另一種是非電離輻射,比如可見光、紅外線、激光,能量較低,不足以引起細胞癌變 。
激光脫毛,用的是什么原理呢?它的學名叫“選擇性光熱解作用” 。說白了,就是發射一種特定波長的激光,這種激光像“精確制導的導彈”,只會被毛囊里的黑色素(melanin)吸收 。黑色素吸收了光能后,會迅速升溫,把毛囊這個“毛發工廠”給“燙壞”,讓它長不出毛發來,但又不會損傷周圍正常的皮膚組織 。
用于脫毛的激光(比如翠綠寶石激光755nm、半導體激光810nm、Nd:YAG激光1064nm等) ,都屬于非電離輻射的范疇 。它們的作用深度非常表淺,僅僅到達毛囊所在的真皮層,根本不足以穿透身體,更不會破壞我們細胞里的DNA。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有17.2%的參與者認為“激光脫毛會發射輻射” ,還有20.6%的人擔心它可能導致皮膚癌 。但事實上,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表明,合規的激光脫毛治療會增加患癌風險 。
所以,把“激光”和“致癌”劃等號,真的是一個大大的誤解。
恐懼二:“打腋下會傷及淋巴,甚至導致淋巴癌、乳腺癌?”
事實:激光根本夠不著淋巴和乳腺。
這個擔憂可以說是流傳最廣、也最讓女性害怕的。研究中,25.7%的人認為激光脫腋毛會損傷淋巴結、導致淋巴癌,26.7%的人則擔心它會引發乳腺癌 。這兩種擔憂,是本次研究中發現的最常見的誤解。
但這個擔心,同樣是多余的。
我們的淋巴結和乳腺組織,都位于皮膚深處。而激光脫毛的作用深度是毫米級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皮下的毛囊位置。它就像在土壤表層除草,根本影響不到深埋地下的“樹根”——淋巴結和乳腺。
可以這么理解,激光的能量在到達毛囊時就已經被黑色素吸收并轉化成熱能,完成了它的使命,沒有“余力”再繼續深入攻擊其他組織了。所以,說它會“燒壞淋巴”、“傷害乳腺”,完全是想象出來的。
恐懼三:“激光脫毛會破壞汗腺,影響排汗?”
事實:可能會暫時影響,但別擔心,它不是主要副作用。
這個問題就比前兩個復雜一點,我們得好好說道說道。
激光脫毛的目標是毛囊里的黑色素,而汗腺(尤其是分泌汗液的小汗腺)本身是不含黑色素的,所以激光不會直接把它當作目標來破壞。
但是,在激光加熱毛囊的過程中,周圍的組織也會受到一些熱量波及。研究指出,這種熱能可能會暫時刺激到支配汗腺的神經纖維,或者通過體溫調節中樞,引起排汗異常。
在這次的千人調查中,確實有4.5%的脫毛者報告了“出汗增多”(也就是腋窩多汗癥)的副作用。在所有報告了副作用的人里,這個比例是12.3% 。這說明,激光脫毛后出汗異常,的確是可能發生的情況,但遠非最常見的副作用。
不過,大家也別太擔心。大多數這種排汗異常都是暫時的,身體會慢慢自我調節恢復。
真實的激光脫毛是怎樣的?——來自1002人的“大數據”
既然最可怕的謠言都被攻破了,那真實的激光脫毛體驗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看看這次研究給出的“大數據”畫像。
誰在做?研究發現,1002人里有335人(約三分之一)做過激光脫毛 。而這335人里,高達92.8%都是女性 !可見,女性確實是脫毛的絕對主力軍 。從年齡來看,25-34歲是接受激光脫毛最核心的年齡段 。此外,學歷越高(大學畢業生)、收入水平越高的人,也越傾向于選擇激光脫毛 。
脫哪里?
最受歡迎的部位是:
腋下(24.9%)、私密區域(23.0%)*和*腿部(22.9%)。這三大部位幾乎平分秋色,構成了脫毛需求的主體。其次是手臂(14.7%)和面部(8.7%)。
用什么激光?
在那些知道自己用的是什么設備的人中,翠綠寶石激光(Alexandrite laser)是絕對的主流,占比高達45.1% 。有趣的是,很多男性參與者(58.3%)并不知道自己用的是哪種激光設備 。
去哪兒做?女性最常去的場所是私人診所(46.3%),其次是美容沙龍和私立醫院 。而男性則更偏愛美容沙龍(54.1%)。
真正可能遇到的副作用是什么?
大家最關心的副作用來了!在所有做過脫毛的人里,大約四分之一(25.4%)的人報告了副作用 。但別怕,絕大多數都是“小場面”。
最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暫時性的皮膚發紅(14.0%)。其次是輕微的灼熱感(5.7%)。
皮膚科醫生告訴我們,這些急性、短期的反應,比如發紅和輕微水腫,其實是治療有效的標志,說明激光能量準確地作用在了毛囊上 。這些癥狀通常在幾小時到幾天內就會自行消退,有時也可以用一些外用藥膏來緩解 。
總結一下,真實的激光脫毛,并沒有傳說中那么可怕。它最常見的副作用,不過是像被太陽曬過一樣,有點發紅發熱,很快就能恢復。
知識就是力量:為什么“懂的人”更不怕?
這次研究還有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發現,那就是——知識水平和健康素養,直接決定了你對激光脫毛的態度。
研究人員用了一套專業的“LHR知識問卷”和“Chew健康素養量表”來評估參與者 。
什么是“健康素養”?簡單說,就是你獲取、理解和運用健康信息,并據此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 38。
結果發現:
做過脫毛的人,懂得更多:那些已經接受過激光脫毛的人,在知識問卷上的得分顯著高于沒做過的人 。
沒做過的人,擔心更多:那些沒做過脫毛的人,其焦慮和擔憂程度顯著更高 。
健康素養高的人,更敢于嘗試:擁有足夠健康素養的人,更有可能接受激光脫毛。
這個結論太重要了!它告訴我們,很多人之所以對激光脫毛感到恐懼,不是因為它真的有多危險,而是因為不了解。
當我們的健康知識不足,健康素養不夠時,就很容易被網絡上的謠言、身邊朋友的“危言聳聽”所影響,從而產生不必要的焦慮,放棄了一個本可以安全提升生活品質的選擇 。
而那些擁有更高知識水平和健康素養的人,他們更懂得如何去尋找權威信息(比如咨詢皮膚科醫生),能夠理性分析利弊,因此也更有信心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
寫在最后:給想變美的你幾句真心話
回到我們開頭小林的故事。后來,小林沒有偏信辦公室大姐的話,而是掛了一個三甲醫院皮膚科的專家號。醫生詳細地為她解釋了激光脫毛的原理、真正的風險和預期的效果。小林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她明白了那些關于癌癥和淋巴損傷的說法都是無稽之談。最終,她安心地接受了治療,并且對效果非常滿意。
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勸每一個人都去做激光脫毛。而是希望通過科學的研究數據,幫助大家消除信息差,破除不必要的恐懼 。
最后,總結幾個核心要點:
別怕癌癥:激光脫毛使用的是非電離輻射,作用層次很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它會致癌,也不會傷害深層的淋巴和乳腺 。
平常心看待副作用: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暫時性的皮膚發紅、灼熱,通常很快會自行消退。
別指望“一次搞定”:激光脫毛需要遵循毛發生長周期,進行多次治療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這也是研究中最多人搞錯的一點 48。
知識是最好的“護身符”:面對健康決策,不要輕信來源不明的謠言。提高自己的健康素養,學會從權威渠道獲取信息,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 。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如果你真的心動了,最重要的一步是——去正規的醫療機構,咨詢專業的皮膚科醫生 。他們會根據你的皮膚類型、毛發情況,給出最適合你的方案和建議。
變美的路上,我們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愿每一個愛美的你,都能用科學武裝頭腦,做出不后悔的明智選擇。
參考資料:Agaoglu E, Erdogan HK, Kacer I, Sert S, Metintas S. Attitudinal Trends and Misconceptions of Laser Hair Removal Among the Dermatology Pati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J Cosmet Dermatol. 2025 Jul;24(7):e70332. doi: 10.1111/jocd.70332. PMID: 4059010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