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聽朋友小林吐槽,說公司有個女同事總愛“動手動腳”——開會時碰他胳膊說“這個點子真棒”,吃飯時拍他肩膀說“下次還跟你一組”,甚至有次遞文件時,指尖故意蹭了下他的手背。小林以為對方對自己有意思,鼓足勇氣表白,結(jié)果人家笑著說:“你想多了吧?我對誰都這樣啊。”
這讓我想起作家蘇岑說過:“成年人的社交里,肢體接觸是最曖昧的語言,但不是所有觸碰都藏著喜歡。”
生活里確實有這種情況,有些女人的“故意觸碰”,看著像示好,實則藏著別的心思,尤其這三個地方,碰得越頻繁,越可能跟“喜歡”沒關(guān)系,別會錯了意。
一、頻繁碰你的手臂或手背,帶著“自來熟”的熱絡(luò),其實是想讓你放松警惕,方便她提要求
這種觸碰最常見,也最容易讓人誤會。
你正跟她聊工作,她突然用指尖碰一下你的胳膊:“哎,這個報表你幫我看看唄?你最厲害了。” 你遞東西給她,她接的時候指尖故意蹭一下你的手背,笑盈盈地說“謝謝啦,有你在真省心”。
看起來像是“對你有好感”,可你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每次她碰你之后,多半會跟你提要求——小到讓你幫忙帶咖啡,大到讓你分擔她的工作。一旦你幫了忙,她轉(zhuǎn)頭就能跟別人熱絡(luò)互動,碰別人的手臂時,笑容跟對你時一模一樣。
老話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這里的“盜”未必是壞心思,可能只是想利用你的“好感”讓你更難拒絕。真正的喜歡是“怕唐突”,會小心翼翼克制觸碰;而這種帶著目的的碰,更像一種社交技巧——用肢體接觸拉近距離,讓你不好意思說“不”,別傻乎乎當成“對你特別”。
二、總在人多的時候拍你的肩膀,說“你真靠譜”,其實是把你當“工具人”,想讓你幫她撐場面
最容易讓人想多的,是公開場合的“拍肩殺”。
部門聚餐時,她端著酒杯走過來,手往你肩膀上一搭:“咱組能拿第一,全靠你給力,我敬你一杯!” 說的時候笑得特別燦爛,肩膀被她拍得實實在在,周圍人還會起哄“哎喲喲”。
你可能覺得“她在眾人面前認可我,肯定是有意思”,可轉(zhuǎn)頭就發(fā)現(xiàn),她讓你幫她擋酒、替她跟難纏的客戶對接、甚至讓你幫她寫工作報告,理由都是“你最靠譜了,我信得過你”。
俗話說“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種在人多時候的觸碰,更像是在“立人設(shè)”——既顯得自己跟你關(guān)系好,又暗示“你愿意為她出力”,讓周圍人覺得“她人緣好、有能力調(diào)動別人”。真正的喜歡會怕“被起哄”,想跟你有私下的互動;而這種當眾的觸碰,多半是把你當成“撐場面的工具”,別自作多情浪費心思。
三、看似親昵地碰你的頭發(fā)或后背,帶著點“調(diào)侃”的意味,其實是想顯示自己“人緣好”,沒把你當特殊存在
這種觸碰最迷惑人,因為帶著點“曖昧”的假象。
你低頭看手機時,她走過來順手揉一下你的頭發(fā):“還看呢?老板都盯著你了。” 你起身離開時,她在你背后輕輕推一下:“快點啦,就等你了。” 動作看起來自然又親昵,讓你心跳漏半拍。
可你注意過嗎?她對別人也這樣——揉男同事的頭發(fā)說“別發(fā)呆了”,推女同事的后背說“快點跟上”,甚至對新來的實習(xí)生,都能笑著拍一下對方的肩膀。在她眼里,這種觸碰就像“拍兄弟”“捏閨蜜”,是顯示自己“隨和、放得開”的方式。
老話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她碰你的頭發(fā)或后背,注意力根本不在“你這個人”身上,而在“別人怎么看”——想讓大家覺得“她很受歡迎,跟誰都能打成一片”。真正的喜歡會帶著“緊張感”,碰一下就趕緊收回手;而這種隨意的觸碰,不過是她社交模式的一部分,別當成“對你不一樣”的信號。
其實啊,成年人的肢體語言,有時比話語更會“撒謊”。
那些帶著目的的觸碰,藏著的可能是算計、是利用,或是單純的社交習(xí)慣,唯獨跟“喜歡”關(guān)系不大。
真正的喜歡,是克制的、小心翼翼的,是怕你誤會又忍不住靠近的矛盾;而那些讓你“想入非非”的觸碰,往往少了這份“珍重”,多了些“隨意”。
別因為幾次刻意的觸碰就亂了心神,多看看她平時對你的態(tài)度——是否記得你的喜好?是否愿意聽你說廢話?是否在你需要時真心幫忙?這些細節(jié),比任何觸碰都更能說明真相。你說對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