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換取美國的關稅協議,加拿大這次對特朗普滑跪。加拿大悍然驅逐海康威視,中國商務部堅決反對。
據中國商務部消息,針對加拿大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中國視頻監控和通訊設備制造商,海康威視關閉在加拿大的業務,中國商務部批評此舉是損害中國企業權益,也破壞中國與加拿大的經貿合作。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此前海康威視方面也做出了回應,我們強烈反對加拿大政府以所謂的“國家安全擔憂”為由,作出海康威視加拿大公司在120天內關停的決定。希望加拿大政府尊重法治,實事求是,為全球企業營造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而非以臆想和偏見為由采取歧視行動。
加拿大方面對海康威視的舉措,其實明眼人都看在眼里,根本不是所謂的“國家安全”風險。這就跟當年華為5G設備,被美國加拿大帶頭抵制一樣,根本原因就是這些設備不被五眼聯盟掌控,他們做不到像對西方軟件那樣植入后門,在情報監視上會有所缺失,所以才對這些優秀的中國企業驅逐出境。
與此同時我們要認識到,加拿大對海康威視的舉動,某種程度上是獻給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投名狀。作為美國最忠實的盟友之一,加拿大并沒有被特朗普政府,排除在“對等關稅之外”。
一開始的時候,加拿大的嘴也是很硬的,跟歐盟一樣放話要跟美國不死不休。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豁免90天到期了,加拿大在最后一刻“慫了”。
前幾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將終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以回應加拿大的數字服務稅,不到兩天時間,加拿大政府就宣布取消了數字服務稅,以便繼續推進跟美國的談判。
其實加拿大手里并不是沒有牌,選擇妥協并不是最優解。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加拿大是美國商品的最大買家,去年進口額達3490億美元。與此同時,加拿大去年對美出口商品總值4130億美元,是美國第三大進口來源國。也就是說,加拿大如果對美國加征對等關稅,特朗普政府同樣會受到,數千億美元的商品關稅壓力。
或許是加拿大的讓步,讓其他西方國家也開始考慮妥協,歐盟方面的消息顯示,他們也傾向于跟美國達成協議。《彭博社》報道說,歐盟方面愿意接受美國10%的普遍關稅,唯一的條件就是,希望美國能夠在關鍵領域降低關稅,這些領域包括醫藥、酒類、半導體和商用飛機等。
歐盟方面認為此舉確實對美國做出了讓步,但是結果對歐盟并不算太壞,他們能夠接受。
加拿大和歐盟的選擇,大概率會引發破窗效應,其他主要經濟體估計也會,陸續選擇跟美國達成協議,對中國我們不反對其他國家的貿易自由,但是前提是不能像加拿大一樣損害中國的利益為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