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中國早就強起來了,但香港人還需要多近距離感受一下,所以我們的航母應該多去香港走一走,樹立信心,震懾宵小
山東艦航母集群到香港的第2天,首批市民就已經可以登艦參觀了。
我看了很多的直播和新聞視頻,發現山東艦上多次出現了香港人淚流滿面的場景。
他們在激動什么呢?
很簡單,國家強大了,而且是觸摸甲板能直接感受到國家強大的分量。
而且,山東艦在去香港之前,還干了一件大事情:突破第二島鏈。
這事兒是山東艦和遼寧艦一起做的,雙航母編隊沖破了第二島鏈,在宮古島東南550公里海域組織實戰對抗。
所以香港人看到的,并不是一艘航母而已,而是剛「上了前線,直接和第三島鏈的夏威夷眺望過的」國之重器。
這厚重感,又加了一分。
更關鍵的是,這次航母首次向香港學生開放,很多中小學生都是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來參觀的(有點我們春游秋游的感覺了)。
愛國教育、民族自豪,肯定是要從娃娃抓起的。
那對于這事兒,我想聊三點感受。
第一,認知轉變,就要「強硬」。
從殖民時期被外國軍艦威懾,到如今自主航母成為國民教育課堂,香港人見證的這種轉變是教師們情緒激動的深層原因。
我看外國媒體有些雜音,說什么我們是在香港搞「武裝游行」。
其實我覺得,人的認知轉變,有時候就要強硬一點。
讓香港人多看看我們的軍威,要比我們做無數次的媒體宣傳、教育講座,效果都來的好。
第二,感動,是由于見的少。
那些香港教師流眼淚,我也是很感動的。
但說實話,我覺得這種感動里面還有一絲絲的陌生感,說明這些教師之前還是對中國的發展沒有一個直觀的感受。
記得當年第一艘航母下水的時候,我們也激動。
現在已經三艘了,大家爭論的更多的是核動力、電磁彈射、用哪個省份的名字……關注依然會有,但不會熱淚盈眶了。
這是因為見多了,習慣了,熟悉了。
而對于香港來說,我覺得就需要多去,讓他們從激動變成習慣,讓他們沐浴在中國國力之下,才不會有其他想法。
第三,震懾宵小。
香港之前發生的亂象,媒體都報道了,大家都知道。
我覺得之所以亂,就是因為信息還不夠透明,我們知道香港過去的黃金時期,而一小部分香港人不知道我們現在的大國崛起。
為什么有些人崇洋媚外?那就是過度美化外國的「好和強」,忽略了外國的「弱和亂」。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多看看,多摸摸,多感受感受。
大國重器,除了有直接的戰爭功效,在和平年代其實更重要的使命是,「引而不發」的威懾效果。
這個威懾,既對外,也對內。
我的這三點想法,各位大佬如何評價呢?歡迎留下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