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賢縣廣泛動員暑期返鄉大學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社會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推動全縣青年群體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規范化、專業化發展,近日,縣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共青團進賢縣委召開返鄉大學生暑期開展志愿服務工作動員部署會,全縣首次公開招募的40余名暑期返鄉大學生參加會議。
在部署會上,共青團進賢縣委負責人周晨對返鄉大學生暑期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具體任務進行安排和崗前培訓,縣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兩新工委書記胡江華重點圍繞志愿服務工作溝通好、對接好、安排好以及后勤保障、自身安全等進行囑托和強調。
火熱青春,志愿勇于前行。夏日驕陽似火,卻絲毫阻擋不住這群年輕大學生充滿公益熱情的步伐。他們身穿醒目的馬甲,有的深入社區居民家中進行防溺水宣傳和留守兒童關愛,有的站在車流不息的道路旁進行文明交通勸導,還有的結合自己所學專業進行助老助殘和科普教育,還有的……他們成了這個夏季最亮眼的一群敢于迎戰酷暑而不貪圖清涼的大學生志愿者。
不負青春,汗水澆灌成長。返鄉大學生將志愿服務伸展到鄉村和社區的每個角落,同時也將公益的種子播種到了那里。他們頭頂烈日走村入戶,冒著高溫促膝長談,身上流下的汗水伴隨著進步和成長,既鍛煉了他們的實踐能力也增長了他們的社會閱歷,為大學期間學習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人生色彩。
致敬青春,共繪和諧畫卷。為動態了解和鼓勵青年大學生暑期做好基層一線的志愿服務活動,縣委社會工作部和共青團進賢縣委的負責人不定期前往大學生對接的社區和服務站點進行走訪,要求社區負責人為大學生開展志愿活動提供帽子、純凈水等一些必需的用品,同時囑咐大學生在開展志愿活動時要同步做好防暑降溫和自身安全等工作,對他們在暑期放棄休息時間參加防溺水宣傳教育、文明交通勸導等重點領域工作表示感謝。
下一步,縣委社會工作部和共青團進賢縣委將密切配合,圍繞群眾需求和服務基層治理,持續推進暑期大學生公開招募和規范志愿服務工作,充分發揮志愿服務積極作用,為全縣和諧社會建設作出更大的努力。(供稿:縣委社會工作部 團縣委)
【大學生文明實踐暑期行】實踐活動走進泉嶺鄉:岐黃薪火暖桑榆 青春實踐寫擔當
為弘揚中醫藥文化,關愛老年群體。近日,泉嶺鄉文明實踐所特邀江西中醫藥大學“杏林青禾”實踐隊走進泉嶺中心敬老院,以“中醫藥文化服務進鄉村”為主題開展“萬名學子進千站”志愿服務行動。實踐隊以多元服務賦能敬老院建設,用青春行動點亮老人幸福生活。
紅醫精神映初心,文明實踐暖夕陽
晨曦微露,泉嶺中心敬老院的院落里已洋溢著溫馨的氣息。鄉志愿者早已忙碌起來,引導老人們有序就座。義診區內,實踐隊的同學們正在系統地為老人們進行健康檢查,血壓測量區,隊員們半蹲身子為老人調整袖帶,“奶奶,您的血壓有點偏高,平時要記得按時吃藥呀”;血糖檢測點,同學們熟練操作儀器,還貼心準備了血糖記錄卡,“爺爺,您的血糖值很正常,繼續保持哦”。
最熱鬧的當屬中醫藥體驗區。鄉文明實踐所提前與實踐隊溝通,根據老人需求準備了艾葉、香茅、桂枝等 16 種中藥材,按驅蚊、安神、提神、疏肝解郁四種功效配伍。針灸推拿學專業的隊員們在志愿者的協助下,手把手教老人裝填香囊:“這是艾葉,能溫經止血;這是香茅,夏天用可以驅蚊避蟲。”86 歲的樊爺爺捧著剛做好的安神香囊笑得合不攏嘴:“鄉里組織的活動就是貼心,這香囊聞著舒服,晚上睡覺肯定香!”
岐黃薪火照鄉野,文明之花別樣紅
上午十時,一場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中醫文化”為主題的文藝展演正在精彩上演。四名實踐隊隊員身著統一服裝,深情朗誦詩歌《讀中國》,“在東方,有一條騰飛的巨龍;在東方,有一個巨龍的民族……”鏗鏘有力的朗誦聲在回蕩,不少老人情不自禁地跟著節奏輕輕拍手。緊接著,八段錦功法表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隊員們身著白色練功服,伴隨著悠揚的古樂,將“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等招式演繹得行云流水。
青春聚力助振興,文明之光照前行
下午三時,在泉嶺鄉文明實踐所的組織下,實踐隊分成五個小組深入村落開展中醫藥文化調研。鄉志愿者帶領隊員們來到村口大榕樹下、農家小院里,與村民們面對面交流。“大叔,您平時會用中醫藥調理身體嗎?”“阿姨,您覺得哪些中醫藥服務更需要在村里推廣?”隊員們認真記錄著村民的需求與建議。
調研中,村民們對中醫藥的信任讓大家倍感振奮,而基層中醫藥文化傳播的不足也引發了思考。在泉嶺鄉文明實踐所召開的總結會上,實踐隊隊長張同學感慨道:“感謝鄉里給我們提供了實踐平臺,讓我們看到了基層對中醫藥的迫切需求。作為醫學生,我們要把所學知識與鄉村需求結合起來,為中醫藥文化傳承出一份力。”
從晨光熹微到暮色漸濃,敬老院的長廊還縈繞著艾草的清香。此次“萬名大學生進千站”活動,不僅為實踐所充實了志愿服務力量,更以青春視角搭建起文明實踐與群眾需求的橋梁。未來,泉嶺鄉將始終以“服務群眾需求、傳承文化根脈”為宗旨,持續鏈接高校資源與基層需求,讓岐黃之術在泉嶺鄉的土地上結出更多惠民之果。(供稿:泉嶺鄉)
前坊鎮開展“萬名大學生進千站”暑期文明實踐活動暨護苗·綠書簽行動主題活動
為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識與心理健康素養,6月30日,前坊鎮聯合南昌工學院“天工藍”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開展“萬名大學生進千站”暑期文明實踐活動暨護苗·綠書簽行動主題活動,通過知識宣講、互動體驗等方式,為小朋友帶來了一堂寓教于樂的暑期課堂。
活動現場,鎮派出所民警李炳成化身“安全導師”,用童趣十足的語言和鮮活案例,為小朋友們開啟知識課堂。李炳成圍繞交通安全、網絡安全、校園霸凌、防溺水等重點內容,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以及防溺水安全知識進行深度解讀,有效提升了小朋友與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與法治素養。
隨后,南昌工學院大學生志愿者通過PPT、視頻講解等方式,進一步普及了防溺水知識,讓小朋友們直觀地了解了溺水事故發生的原因,并設置了有獎問答環節,通過安全知識快問快答,點燃了小朋友們的熱情,大家爭相舉手回答問題,現場氣氛十分熱烈。理論知識講解結束后,志愿者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對心肺復蘇的各環節操作流程和技術要領進行了演示,引導小朋友們學習掌握防溺水知識,全面提升小朋友們的緊急避險及應急救護能力。
在趣味涂色體驗環節,志愿者向每位小朋友發放“心靈涂色畫”,畫面包含陽光、花朵等積極意象,并陪伴小朋友一同用彩筆填充色彩,通過觀察小朋友的用色偏好與繪畫細節,引導他們分享感受,在輕松氛圍中拉近心理距離。
“這樣的活動既實用又有趣,讓孩子們在玩耍中學到了更多安全知識,希望今后能多舉辦一些類似的活動。”孩子家長高建華說道。前坊鎮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組織更多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安全教育活動,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供稿:前坊鎮 曾蓉)
南昌航空大學軟件學院進民和街道五七社區開展防溺水宣講活動
炎炎夏日、暑氣正濃,青少年溺水事故進入了易發期、高發期、危險期。7月2日,南昌航空大學軟件學院進民和街道五七社區開展防溺水宣講活動。
大學生志愿者以溺水真實案例導入,通過形象生動的視頻、設計精妙的問答和高效互動的小組討論,向孩子們講解了溺水的常見原因、預防溺水的有效方法和遇到危險應如何呼救和自救。
實踐隊員精心設計了充滿教育意義的趣味游戲,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游戲,打開心扉,在互動中認真思考,在寓教于樂中向孩子們科普防溺水“六不準”,強調防溺水“四不要”,全程趣味性十足。通過此次防溺水安全教育課程,向孩子們普及了防溺水知識,增強了他珍愛生命的意識,提高了自救自護的能力。(供稿:民和街道五七社區 呂芬)
進賢縣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
jx5622461@163.com
來 源:進賢縣融媒體中心綜合
編輯:楊敏
初審:楊春華
復審:萬朝暉
終審:周勇
請下方點一個“在看”
生活愉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