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 周雯 唐嬌 青初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7月2日23時30分,丹巴縣巴底鎮邛山溝內,裹挾著泥沙和巨石的泥石流奔涌而下,瞬間阻斷了G248線的交通。而此時,巴底鎮邛山村全體村民已轉移到安置點。
進入雨季,受近期短時強降雨影響,巴底鎮多地相繼發生泥石流災害,而截至7月4日8時,全縣12個鄉鎮16個村的279戶736人全部安全轉移,實現了“零傷亡”。這是1小時的氣象預警提前量搶出來的生機。
提前一天進入“緊急狀態” 災害發生前已完成巡查
對這場致災降雨的跟蹤預報,在7月1日便開始了。
7月1日8時04分,丹巴縣氣象局的電子屏上,實時雨量曲線正緩緩攀升。值班預報員向泓潤盯著雷達回波圖,20分鐘后,第一份《雨情通報》發出;當天下午,《氣象信息快報》明確:“2-7日將出現持續性強降水,需防范次生災害。”
“這場雨持續時間長,對流性強,必須提前防范。”丹巴縣氣象局局長青初說。
隨后,氣象臺進入了“緊急狀態”。當天17時,未來72小時預報鎖定重點區域——巴底鎮、革什扎鎮等4鎮有大雨;17時42分,雷電黃色預警信號發布,覆蓋全縣12個鄉鎮;23時33分,預警再次延長。
據了解,在收到氣象快報后,巴底鎮立刻組織人員對邛山溝、駱駝溝等地質災害點進行巡查。“這相當于提前排演了一遍轉移流程。”巴底鎮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7月2日21時,丹巴縣氣象局值班人員與四川省氣象局加密會商天氣(圖據丹巴縣氣象局)
暴雨預警信號滾動發布 提前1小時搶出生機
7月2日16時,丹巴縣氣象臺傳來的最新數據,強降雨帶正加速向丹巴移動,強度遠超預期。隨后,暴雨藍色預警發布,巴底鎮、半扇門鎮等12個鄉鎮被納入重點防范范圍。這一預警,通過短信傳到2785個接收終端,涵蓋村干部、地災監測員、企業負責人。
7月2日22時,丹巴縣氣象局值班人員通過電話向鄉鎮了解情況(圖據丹巴縣氣象局)
之后的幾小時內,暴雨預警信號滾動發布,降雨落區也在實時調整更新。在22時19分發布的暴雨黃色預警信號中,降雨落區新增了巴底鎮、巴旺鄉等鄉鎮。
“收到信息后,我們第一時間組織村民撤離。 ”巴底鎮參與轉移的村干部說,全鎮179戶406人全部轉移到安置點。23時30分,巴底鎮邛山溝內泥石流呼嘯而至時,提前1小時的氣象預警,為當地村民搶出了生機。
多部門聯動 “全鏈條”筑牢“保命防線”
這次泥石流,瞬間阻斷了G248線的交通。但同樣是在泥石流發生前一個小時左右,當地應急管理、交通、水利等部門的工作群里也收到了氣象部門發布的降水預報。
應急管理局連夜調配帳篷、飲用水,交通運輸局在G248線路段設置警示標志,水利局則緊盯中小河流水位。“氣象預警就像'導航系統',告訴我們哪里有險、什么時候有險,我們跟著調整搶險力量。”丹巴縣應急管理局局長甲布說,3日凌晨1時,當氣象局通報“巴底鎮雨勢減弱”時,搶險隊伍立刻轉向丹東鎮,提前清理了磨子溝的落石。
7月3日早上9點,當班人員開展天氣趨勢過程研判,與甘孜州氣象臺、上游金川縣局等開展聯合會商(圖據丹巴縣氣象局)
7月4日,東谷鎮降雨量突然飆升,丹巴縣氣象局在17時10分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29分鐘后,預警信號升級為紅色,而鄉鎮的轉移指令在30分鐘內全部下達。
記者了解到,此次災害,導致G248線1200米路段被掩埋,2座橋梁沖毀,150畝農田受淹,但截至7月4日8時,丹巴縣12個鄉鎮16個村的279戶736人全部安全轉移,實現“零傷亡”。這期間,丹巴氣象部門累計發布預警信息20期,短信9853條,電話叫應37次,微信群推送信息129條,從監測、預警、轉移、搶險,“全鏈條”筑牢“保命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