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制’輔助通航水域運行一年來,在提升港口效率和通航安全方面成效顯著。”7月3日,在東營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東營海事局綜合業務處處長賈曉明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這主要得益于科學制定調整通航規則、高效有力做好航海保障、細致嚴密組織交通管理、健全完善協同聯動機制、科技賦能提升服務效能等。
據介紹,為保障船舶安全使用“三三制”輔助通航水域進出港,在制度設定階段,東營海事局組織專業航海院校編寫了《東營港東營港區進港航道輔助通航水域通航安全評估報告》,組織東營引航站、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勝利油田等單位的專家和大型油輪高級船長等專業人士開展評估論證,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和船舶交通流數據,精確劃分不同大小、種類船舶的專屬航道,確保輔助通航水域制度設計科學合理、切實可行。同時,該局還建立了通航規則動態調整機制,在輔助通航水域運行1個月、1季度、半年、一年等時間節點邀請引航站、資深船長、碼頭企業等對輔助通航水域運行效果開展評估,結合到港船舶發展趨勢、腹地企業需求及流量情況對通航規則進行優化調整。
在航道施工階段,東營海事局聯系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對輔助通航水域進行全面掃測,組織進行了航道疏浚。疏浚完成后,第一時間協調航標部門完成航標布設,并在航道出入口和邊緣設置明顯的標識和警示標志。同時,該局還積極推動海圖更正,及時發布航行通告,引導船舶依規行駛。整個過程僅歷時一個月,充分展現了服務港航經濟發展的“海事效率”。
“三三制”輔助通航水域啟用前,東營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就組織VTS用戶和值班員開展新航行水域內容和使用方法宣貫,開展值班員隨船實訓,指導東營市海域內所有在航船舶完成海圖更正。對首次到達東營港的船舶,通過VHF、電話等途徑逐一進行提醒,確保船舶進港前完成海圖更新并熟悉通航環境。運行初期,安排專人專臺對輔助通航水域內船舶進行不間斷盯控,及時發現處置異常情況,確保船舶航行安全。相關工作得到社會各方高度認可,并入選交通運輸部海事局2024年全國船舶交通管理典型示范案例。
東營海事局聯合公安、交通、漁業、海警等部門建立“四海一家”工作機制,定期開展聯合巡航執法,及時查糾在航道布設漁網等影響輔助通航水域運行的違法行為。協調碼頭企業和海上油田組建“大巡航船隊”,充分發揮社會船舶作用,及時互通航道通航情況,確保輔助通航水域通航秩序穩定。
該局還依托東營市海上搜救安全指揮系統、智慧海事信息化系統,整合區域內視頻、AIS、雷達、氣象等數據,打造東營海域智能通航平臺,實現對輔助通航水域全流程可視化管控和實時調度。運用東營港“智能卡口”系統,科學設置告警規則,實現對船舶偏離航道、航速異常等行為自動示警,有效降低安全風險,提高了港口生產運行效率。(大眾新聞記者 陶敬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