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樂清
來源 | 賽柏藍器械
耗材集采走入新的階段,以價換量紅利升級。
01
7月8日開始報價
5類耗材接續采購
7月4日,江蘇醫保局發布《江蘇省第七、八輪醫用耗材接續采購公告(三)》(完整見文末)。
本輪接續采購品種包括腔鏡吻合器、神經專用彈簧圈、超聲刀頭、真空采血管以及骨科創傷類耗材,其采購文件已于今年5月發布,此次正式披露的各類耗材品種的意向采購量,具體如下:
據賽柏藍器械統計,腔鏡吻合器意向采購量總和約50萬(支/個/套等,后同)、神經專用彈簧圈37238、超聲刀頭約22萬、真空采血管近2億、骨科創傷類約37萬,規模極為可觀。
按照公告披露的工作進度,本輪集采正式報價時間為2025年7月8日。依托如此龐大的采購量需求,相關企業即將迎來新的價格廝殺。
截至目前,江蘇省共完成了10輪耗材帶量采購。其中,骨科鎖定加壓接骨板系統、普通接骨板系統此前的平均降幅分別為74%和73.58%,髓內釘系統平均降幅69.22%。
值得注意的是,從公告釋放出的信號來看,此次接續采購在降價方面呈現出較為溫和的態勢。
例如,在中選規則方面,接骨板、髓內釘兩類耗材未明確最低價聯動的報價要求,原中選企業不高于同一系統本企業江蘇省原中選價格即可獲得擬中選資格。
而非中選企業的報價,只要不高于同一系統江蘇省原中選加權平均價即可獲得擬中選資格(原中選價格詳見:)。
此外,江蘇醫保局6月20日發布《江蘇省第七、八輪醫用耗材接續采購公告(二)》,提到部分品種原中選最高價和原中選加權平均價與實際情況出現偏差,將按上輪中選價格重新核算調整,具體如下:
對比可見,相關品種經調整后的原最高中選價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在嚴謹背后充分體現出官方對企業利潤的重視。
02
后集采時代
骨科已走出寒冬
耗材集采已推行多年,多數品類均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價格洗禮。從集采頻率、規模以及降價幅度來看,骨科顯然是受影響較大的品類之一,國內相關企業的營收、凈利均受到直接沖擊。
伴隨新的價格接連落地,以及渠道庫存加速消化,由集采帶來的規模效應逐漸抵消降價影響,國產骨科開始渡過掙扎階段走向新生。
以國內頭部企業為例,威高骨科在2024年交出營收14.52億元(同比增長12.14%),凈利潤2.22億元(同比增長97.49%)的亮眼成績單。其在2025Q1營收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取得凈利潤5178.9萬元,同比增長48.37%。
大博醫療更是在2024創造了“小奇跡”,在營收21.36億元同比增長39.29%)的情況下,取得3.57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05.16%。并在2025年Q1穩住積極態勢,營收、凈利繼續雙增。
三友醫療也在今年扭虧為盈,第一季度營收1.16億元,同比增長34.72%;歸母凈利潤1282萬元,而去年同期卻是虧損209萬元。
誠然,上述“喜報”多數基于同前些年業績低點對比而來,但從行業整體趨勢來看,現階段骨科類耗材的價格已經基本穩定,部分地區還出現了接續采購價格回升的情況。單從集采因素出發,國內骨科業績復蘇并非曇花一現,而是可持續性的行業回溫。
不僅如此,在經歷過業績滑鐵盧后,骨科企業也深刻明白“雞蛋不能放到同一籃子”的市場規律。
例如,大博醫療2024財報中提到,在骨科產品線逐步企穩回升的同時,其微創外科、齒科、神經外科等產品線均實現較好增長。
海外掘金也 成為各骨科巨頭的重點布局。春立醫療在業績說明會上介紹,其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市場表現出強勁增長勢頭。威高、大博、三友等也在今年接連官宣加碼海外市場布局。
此外,以AI為代表的新技術的出現又為骨科市場帶來的增量機遇,現今骨科AI已在臨床診斷、手術治療方案決策、預后預測、術中智能導航輔助、康復護理等多個方向形成研究熱點。
在經歷多輪價格洗禮后,目前還留在牌桌的骨科企業已幾無弱者。基于市場回溫和技術迭代來襲,國產骨科能否搏成國際巨頭的機會已開始閃爍。
附:
內容溝通:于中瑾(微信 nrzx03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