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陳振
來源 | 財經八卦(ID:caijingbagua)
引言:前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
截至2025年6月,甘肅省已有433名醫藥衛生系統官員被處分,高壓反腐態勢下,醫藥行業的生存現狀被暴露無遺。
像照妖鏡一樣,讓“貪瀆妖怪”無所遁形。
權力失控導致的“車禍現場”
2025年6月18日,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前院長王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引發行業震動。
這位曾掌舵西北地區頂尖三級甲等醫院的“明星院長”,集六十歲高齡、享受特殊津貼的資深專家身份于一身。
他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不僅為其個人輝煌的職業生涯畫上了一個極具警示意義的休止符,更成為醫療體系內部權力失范與監督缺位的“車禍現場”。
王琛的職業生涯軌跡堪稱一架業內矚目的“奮進殲-20”。
他于1964年11月出生,在1986年讀完西安醫科大學的學業后,從“底層”住院醫師崗位慢慢摸爬晉升為教授及博士生導師。
2006年,他憑借前瞻性的視野和魄力,主導創建了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微創外科中心,并最終于2017年正式掌舵該院,成為蘭二院“一把手”。
在其掌舵蘭大二院(2017-2022年)期間內,該院運營規模可觀,擁有3316張開放床位,并在2024年全年門、急診服務量達到257萬人次。
然而,正是這種權力結構缺少有效的制衡機制,使其無法抵抗不法利益集團精心策劃的“圍獵”,最終陷入“牢籠”,從榮譽的頂峰跌落。
王琛個人履歷的光鮮與其最終腐化之間形成的巨大反差。權力一旦缺乏約束所導致的異化就像“異形魔怪”。
腐壞根源:制度漏洞與利益誘惑
醫療腐壞的誘因,除了最直觀的合法收入不滿足落馬人員金錢欲望,使得他們試圖通過藥品、高值醫用耗材等渠道尋求額外收益。
醫療設備采購領域的利益誘惑也是巨大的,中標金額動輒數十萬乃至數百萬,即便按行規10%左右比例計算的回扣,其絕對數額也極具誘惑力。
然而,此類灰色交易的“隱身術”極強,回扣常被包裝成學術會議贊助、專家講座費等看似合法的形式,為調查取證設置了障礙。
普通醫生參與學術會議講座的報酬約為每小時1200元,專家級為1800元,而頂級專家則可達每小時3000元,這為利益輸送提供了操作空間。
在中國東部江蘇省省會南京,一家醫院的標志禁止醫藥代表進入治療區。
監管層面的挑戰同樣嚴峻。
2022年,國家醫保系統也開始了“大動作”,對覆蓋全國的76.7萬定點醫藥機構實施了穿透式檢查。
全國范圍內近40萬家醫療機構經核查確認存在不同程度的違規操作。
針對這一局面,醫保監管部門拿起“武器”進行了強有力的整治“反擊”,并且累計追回違規使用的醫保資金188.4億元。
紀檢監察組在云南省陸良縣一家醫院開展藥品檢查。
令人汗顏的是!
部分定點醫療機構為套取醫保資金,不惜采用“住院解碼”、“串改藥品”等欺詐性手段。
鄭州管城豫豐醫院就因涉嫌重復計費、超標收費等嚴重違反醫保規定的行為而受到監管部門查處。
其違規涉案總金額高達102.3萬元,并且情節嚴重、社會影響惡劣,已被列為醫保基金監管領域的反面教材。
為構建長效機制,2024年5月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還聯合市監局、藥監督局等共同發布專項文件,旨在從頂層約束并凈化醫藥購銷與醫療服務市場秩序。
不過地方醫保管理體系的非垂直化特性,也違規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醫院進口直線加速器的采買,就坐實了時任院長收受1600萬元賄賂的腐壞事實。
該設備國際市場價格約1500萬元,但醫院最終合同價竟高達3520萬元。巨額價差的背后,回扣猶如“當頭棒喝”。
與此同時集中帶量采購政策也覆蓋到高值醫用耗材領域,并且正迅速擠壓價格虛高空間。
以冠脈支架和人工關節為代表的產品,在集采后價格降幅分別超過90%和80%,顯著降低了患者負擔,也從源頭上削弱了“賄賂魔爪”的經濟大樹。
合規化倒逼模式重構
2023年7月28日,全國醫藥領域腐壞問題會議讓資本市場為之“地震”。
中證1000醫藥指數,累計跌幅則高達10.18%。投資者對行業政策風險的深度憂慮。
龍頭恒瑞醫藥、榮昌生物、一品紅等公司股價遭遇重挫,普遍跌幅超過20%。
其中,恒瑞醫藥作為標桿企業,股價跌幅達20.07%,市值損失超過600億元人民幣,市場信心受到嚴重沖擊。
面對空前嚴厲的監管環境,上市藥企的合規轉型反應迅速。
他們變“聰明”了,也可能是形勢所逼。
與此同時,知名上市醫藥企業恨不得紛紛將“合規銷售”貼在臉上。
醫療器械領域的標桿企業邁瑞醫療,還特別設立了獨立的合規監督管理機構,由該專業委員會全權負責商業倫理規范及相關合規政策的審議與制定工作,從而將合規風控體系納入企業戰略決策的關鍵環節。
反腐風暴的持續深入,正在重塑醫院的藥品采購行為模式。
醫療機構在采購環節變得更加審慎并嚴格遵循規定,“像小學生一樣遵守老師的教導”。其藥品遴選標準顯著傾向于國家集采中標品種以及真正具備突破性臨床價值的創新藥物。
這一轉變直接倒逼藥企調諧“研發火力”創新戰略。
醫療器械巨頭美敦力其戰略重心也明顯向創新研發傾斜,從2020年至2023年,其研發投入的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預計維持在5%的水平。
追溯其歷史,自2005年以來,美敦力研發費用占營收的比例長期穩定在8%至9%區間,體現了對創新的持續投入。
防腐系統與制度的馬車發力
想要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足鼎立”長效機制,除企業自身加強合規建設外,更需依賴系統性、技術化的制度革新。
SPD模式在此背景下迅速崛起,成為藥械企業與醫院重構透明、高效供應鏈體系的核心解決方案。
截至2022年10月的權威統計,SPD系統已成功在647家公立醫院部署應用。
該模式深度整合物聯網技術,實現了藥品耗材從生產源頭到臨床使用的全鏈條、可視化溯源管理,從根本上堵塞了“串換藥品”、“虛增使用量”等傳統腐壞高發漏洞。
SPD不僅有效響應了國家“穿透式監管”的政策導向,更促使藥企與醫院之間的合作模式發生本質轉變,從過去依賴“關系驅動”轉向基于真實、透明的“數據驅動”。
從明星院長王琛的權力失控個案,到上市藥企因反腐風暴引發的市值震蕩與戰略重構,本輪席卷全國的醫療反腐行動以雷霆之勢,徹底撕開了行業長期積累的沉疴積弊。
當依靠回扣營銷、權力尋租維系的畸形生態被強力打破,隨之而來的是全行業研發投入的顯著攀升與合規經營理念的蔚然成風。
醫藥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刮骨療毒”,逐步擺脫歷史形成的利益枷鎖。
對此,您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發表您的意見或者看法,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