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梁萌 通訊員 寧靜)炎炎夏日,親水活動增多,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為切實守護群眾生命安全,公安灞橋分局立足轄區水域特點,指導各派出所創新運用“科技+人力”、“預防+處置”雙軌機制,在重點水域構筑起立體化防溺水安全防線,成效顯著。
科技賦能,打造“水陸空”立體防控網
針對鯨魚溝竹海景區水域狹長、地形復雜的特點,分局狄寨派出所創新構建“人巡+船巡+無人機巡”三維防控體系。地面巡邏力量身著反光制服,對2.3公里濱水步道實施“網格化”巡查,嚴密檢查救生設施與警示標識;水面快艇在深水區、碼頭等事故易發點不間斷巡航;搭載熱成像儀和高音喇叭的無人機在客流高峰時段開啟“鷹眼模式”,通過AI智能識別自動捕捉危險涉水行為,并實時進行高空語音警示,實現“地面有警力、水面有快艇、空中有監控”的全域覆蓋,顯著提升預警和干預效率。
預防前置,筑牢全民安全意識“堤壩”
分局深入踐行“預防警務”理念,將安全防范端口前移。一方面,強化源頭宣教。各派出所精心制作圖文并茂的《水域安全手冊》,在景區入口、水庫周邊等重點區域設立“沉浸式”安全教育打卡點。民警深入學校、社區開設“防溺水安全課堂”,通過真實案例剖析、救生器材使用演示(如救生圈拋投)、心肺復蘇術實操等互動教學,提升學生、居民及游客的自救互救能力。另一方面,完善物理阻隔。分局紅旗派出所在鯨魚溝水庫周邊加裝硬隔離設施,封閉通往危險水域的非必要通道,設置醒目警示牌,并沿線配備救生圈、長竹竿等應急裝備,形成堅實物理屏障。
聯動共治,密織社會參與“防護網”
防溺水工作離不開社會力量協同,分局積極推動警民協同、警社共治。紅旗派出所聯合水庫周邊村組、社區安全協管員,共同開展高頻次的“人巡+車巡”,及時發現并勸阻下水野泳等危險行為。目前,鯨魚溝竹海景區連續18個月溺水事故“零發生”,重點水庫區域安全形勢持續平穩。
炙熱炎夏,汗水浸透制服,凝結成守護生命的“鹽霜”;碧綠水域,科技融合人力,織就了無形的安全之網。灞橋分局深入踐行“預防警務”,扎實做好防溺水工作,將安全隱患消弭于萌芽,用務實行動為群眾筑牢觸手可及的生命“守護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