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臣倍健的OTC試水,本質上是保健品業務增長見頂后的被動突圍。但跨界藥品領域至少面臨資質壁壘、渠道重構和用戶心智爭奪三重考驗。由于消費者對湯臣倍健保健品屬性認知較深,如何讓市場接受其藥品屬性,這不僅需要持續投入,更考驗其品牌戰略定力。
近日,據《中國藥店》雜志社有限公司旗下的藥品銷售行業公眾號“中國藥店”等報道,湯臣倍健(300146.SZ)首款OTC硫酸氨糖產品正式推向市場。
數據來源:中國藥店
與公司過往的保健品定位不同,湯臣倍健此次推出的健力多OTC硫酸氨糖產品,或標志著其產品戰略的升級,即從傳統的膳食補充劑正式跨入具有明確治療功能的OTC藥品領域。這款新品目標人群明確指向已經出現關節疼痛、僵硬等明顯不適癥狀,且需要確切治療效果的消費者群體。
值得注意的是,據相關報道,在銷售渠道方面,該產品采取了相對保守的策略,目前主要依托連鎖藥店等專業線下渠道進行銷售,而其在京東、天貓等主流電商平臺的旗艦店暫未上架。
圖片來源:某電商平臺
資質謎題
實際上,轉型研發OTC藥品并非無跡可尋。2024年年報中,湯臣倍健曾預告表示2025年內將推出首款自主研發的OTC產品健力多硫酸氨糖。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天眼查信息,湯臣倍健公司的經營范圍許可項目以保健食品生產為核心業務,同時還涵蓋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食品進出口以及技術咨詢等領域,但并未持有醫藥生產相關的資質。
數據來源:天眼查
這一現象似乎暗示了該公司存在一種隱秘的業務布局策略,即通過子公司來進行相關業務拓展。具體來看,2024年報顯示,湯臣倍健的子公司廣州琥瑞醫藥投資有限公司旗下,還有一家名為廣州琥瑞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下屬孫公司,其業務性質中明確包含持有OTC批文以及委托外部加工等業務。湯臣倍健持有該孫公司100%的股權,但目前尚不確定該公司是否為湯臣倍健生產OTC產品,這一信息仍有待湯臣倍健通過進一步公告予以明確。
數據來源:湯臣倍健2024年報
天眼查信息還顯示,這家成立于2020年的孫公司堪稱“小而精”,成立初期注冊資本1000萬元,參保人數僅11人。該公司還經歷兩輪增資,增幅分別達200%和66.7%,目前增至500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其法人林志成與湯臣倍健總經理為同一人。此外,年報數據還顯示,該藥品實際生產或采用"委外加工"模式,其質量控制能力尚待市場檢驗。
數據來源:天眼查
根據湯臣倍健官網披露的產品信息,公司目前在關節健康領域已布局多款健力多系列保健品,包括氨糖硫酸軟骨素膠原蛋白肽片等產品。該系列產品定位為膳食補充劑,提供100片彩盒裝和90片裝兩種規格,官方建議零售價分別為238元和198元。從適用人群來看,這些產品主要面向中老年消費群體,此外在產品說明中明確標注了"不適宜少年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使用"的提示信息。
數據來源:湯臣倍健官網
據《全球及中國氨糖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預計到2025年,全球氨糖市場規模將突破5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將貢獻近40%的份額。隨著全球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人們對關節健康的關注度持續上升,相關市場需求也在穩步攀升。在此背景下,湯臣倍健押注氨糖產品,有望為其帶來積極的發展機遇。然而,OTC藥品市場本身競爭激烈,不僅有輝瑞、拜耳、安斯泰來等國際知名藥企的參與,還有海正藥業、正大制藥、爾康制藥等本土藥企的激烈競爭。湯臣倍健若想在這一賽道中脫穎而出,還需面對諸多挑戰。
業績承壓,研發收縮
作為國內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龍頭湯臣倍健,正在經歷上市以來最顯著的業績滑坡。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同比下滑27.30%至68.38億元,歸母凈利潤更是驟降62.62%至6.53億元,這一數字僅為2021年巔峰時期的三分之一。進入2025年,頹勢未止,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32.29%,凈利潤跌幅達37.44%。
數據來源:Wind
渠道表現方面,湯臣倍健各主要銷售陣地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態勢。2024年,公司線上渠道實現營收12.22億元,同比下滑28.21%,值得注意的是,其毛利率也同步下降4.33個百分點,反映出電商平臺競爭加劇帶來的價格壓力。線下渠道作為傳統主力,營收31.25億元,但同比降幅達31.98%,超過線上渠道。此外,海外市場同樣不容樂觀,境外渠道營收6.37億元,同比下降21.16%,毛利率也微降1.63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湯臣倍健2024年報
這種全渠道業績下滑的背后,是公司經銷商網絡的持續收縮。數據顯示,2024年湯臣倍健經銷商總數凈減少206家,其中國內市場縮減200家至738家,海外市場減少6家至49家。
此外,公司經營基本面的隱憂也不容忽視。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研發費用同比下滑17.12%至1.49億元,且僅為銷售費用的二十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4年銷售費用為30.31億元,相當于每天燒錢830萬元。這種“重營銷輕研發”的運作模式,在需要技術沉淀的藥品領域或可能成為其短板。
數據來源:湯臣倍健2024年報
從研發團隊規模來看,人才流失現象同樣不容忽視。2024年公司研發人員總數縮減至206人,同比減少31.56%,占員工總數的比例也從8.04%下降至6.97%。其中,30歲以下的年輕研發人員減少13.89%至62人,30-40歲的中堅力量更是銳減21.29%至122人。
湯臣倍健的OTC試水,本質上是保健品業務增長見頂后的被動突圍。但跨界藥品領域至少面臨資質壁壘、渠道重構和用戶心智爭奪三重考驗。由于消費者對湯臣倍健保健品屬性認知較深,如何讓市場接受其藥品屬性,這不僅需要持續投入,更考驗其品牌戰略定力。
作者 | 沈言
編輯 | 吳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