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死和其他人沒有關系,不要責怪其他人”,這短短18個字是演員尚于博留給世人最后的遺言。
2001年10月25日他從高樓一躍而下,結束了28歲年輕的生命,現場的手機里就留著開頭那條宣告自殺的信息,消息一出,震驚整個娛樂圈。
一個在熒幕上熠熠生輝的閃亮明星,為何會選擇在自己事業上升期以這樣慘烈的方式來結束生命?
接到消息的尚于博父母直接哭暈了過去,當時的監控顯示,在跳樓之前,尚于博在樓頂徘徊猶豫了三個小時,不停來回踱步的他內心非常猶豫,但內心最終還是選擇結束這種痛苦。
尚于博有著嚴重的抑郁癥,就連尚于博的父母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兒子會患上這種疾病。
在湖北出生的尚于博,從小就跟隨父母到深圳生活,初來乍到,尚于博在深圳沒有自己熟悉的朋友和鄰居,他的父母忙于創業,根本無暇顧及他的心靈和生活。
家里經常只有尚于博自己一個人,父母也是經常忙到半夜才回來,尚于博每次回到家后,他都會將電視打開。
盡管有金錢的支持,但是尚于博的心里還是覺得自己非常孤獨,所以導致尚于博的性格非常內斂,經常有什么心事也不愿意說,只是一個人待著。
出于好奇,尚于博經常模仿電視上的人物,自己跟自己對話,那時候的他聽不懂什么是表演,只知道這樣可以讓家里熱鬧起來,這樣的童年,讓尚于博在表演上格外有天賦。
進入高中后,尚于博加入了學校的戲劇社,并在社團的首次大戲中獲得了男主角的角色,高挑的個子,出眾的外貌讓他能夠在戲劇社中脫穎而出,成功地成為《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男主角。
在戲劇社的活動中,他多次擔任重要角色,成了校園中的明星,這也堅定了他做演員的決心。
在高考取得670分的高分之后,他選擇了中戲成為一名表演生,看到兒子的選擇,父母并沒有什么意見,在學校的尚于博常常在排練室不愿意出來,整天都沉浸在表演的樂趣中。
2004年,大三的尚于博在他的第一部電影《神槍手》中飾演退役軍人,也是通過這部劇尚于博正式進入娛樂圈。
之后播出的《杜拉拉升職記》和《娘家的故事》更是讓他一躍成為新晉偶像。
然而就在事業巔峰期,尚于博的身體開始出現不適,偶爾的胸悶失眠令他苦惱。
為了改變現狀,他開始給自己安排工作,接連六七部戲的工作讓尚于博的心更加緊繃總是壓抑自己的情緒。
讓尚于博每天都無精打采,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來興趣,察覺到他不對勁的助理帶他去醫院做檢查,沒想到卻被確診為抑郁癥。
最終,備受困擾的尚于博在2011年獨自來到小區頂樓,徘徊了三個小時,最終他還是選擇一躍而下,而他的遺言讓人淚目:“我的死跟他人沒有關系,無需責怪任何人。”
尚于博自殺的第二天,他的家人便發表了聲明,上面寫道:“尚于博因受不了抑郁癥的折磨,才導致了自殺身亡”而這時大家才知道,原來一向樂觀的尚于博早在2009年就深陷抑郁癥無法自拔。
他先是情緒十分低沉,后來嚴重時則整完整完睡不著覺,意識到自己生病之后,尚于博第一時間告訴了自己的家人,也曾嘗試過到醫院治療。
而那段時間在藥物的控制下,他的病情有過好轉的跡象,然而,他為了不讓父母擔心選擇了撒謊,他謊稱自己已經好了。
不過即使這樣尚于博并沒有放棄自己,他每天都積極配合醫生做心理治療,每天都按時吃藥。
然而反復無常的病情發作再加上每天高強度的工作,尚于博被折磨的痛苦不堪。
他去世后,母親毛愛珍終日以淚洗面,為了減輕心中的痛苦,也為了幫助更多抑郁癥患者,尚于博的父母一起創辦了尚善基金會,決定以此形式延續自己對兒子的關愛和思念。
娛樂圈里,像尚于博這樣因抑郁癥而自殺的明星,并不少見。
2003年4月2日,“愚人節”的凌晨,香港影星張國榮跳樓自殺,不治身亡,噩耗傳來,令多少他的影迷和熟悉他的人唏噓不已,扼腕嘆息。
生前,他已患抑郁癥多年,輝煌的經歷依然掩蓋不住他厭世,愁苦的思緒,曾經自殺未遂的他,最終對省的留念還是趕不上死神的腳步。
“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會這樣?”一晃數十年,張國榮臨終的遺言依然讓人們費解,“為何會這樣”草草五個字,卻留給人們幾多懸念。
張國榮在80年代走紅歌壇,與譚詠麟,梅艷芳在香港歌壇三足鼎立,曾奪得多個音樂獎項,90年代專心在影壇發展,曾主演《霸王別姬》《紅色戀人》等十部影片。
對于張國榮自殺的原因一直有很多猜測,據說,張國榮患有嚴重的抑郁癥,拍攝《異度空間》太過投入,以至于壓力過大,與同居多年的密友感情生變,錄制唱片的計劃一拖再拖……
這些都令張國榮倍感失落,此外,張國榮曾備受失眠摧殘,并寫了一首歌來表達恐懼,這就是《夜有所夢》,歌詞中寫道:
“沉睡中,為何拿刀”“橫過漫長路,夢境那樣恐怖”“偷窺我,跟蹤我驚險到想吐”“睡不好只為噩夢太嘈……”
失眠令張國榮生活在恐懼之中,因此他選擇跳樓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像尚于博,張國榮這樣因抑郁自殺的明星還有很多,現代人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增大,患抑郁癥的人越來越多。
其中包括人們對抑郁癥的認識增加,過去人們只是“想不開”“思想問題”“情感脆弱”沒意識到這是一種心理疾病,而默默承受著情緒的煎熬,嚴重者甚至走上了不該走的絕路。
而患者應該積極去看心理醫生,配合治療,矯治認知上的偏差,消除負面情緒最終,讓患者灰蒙蒙的心頭上重現瑰麗的彩虹。
如今14年過去了,尚于博的離去仍然讓人唏噓不已,但他的母親以及尚善基金會所做的工作,尚于博也一定會因為父母而感到驕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