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評選開始自2005年,這項組織評定規格極高,是中國最具權威性的城市綜合性榮譽稱號。其由國家主導,層層考核,目的是推動城市全面進步,構建和諧社會。
2025年5月23日,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認定情況揭曉。當天,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4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文明城市評選之得失本文暫且不論,只說標題,文明城市評選與蘇聯有關系嗎?
蘇聯解體是1991年12月,并且蘇聯也沒有過“文明城市”的評選,所以不能說文明城市評選是照搬蘇聯模式。但是它的理念和組織模式,確實可以看出蘇聯以及社會主義國家傳統的深刻影響。
蘇聯時期雖沒有叫“文明城市”類似的稱號評比制度,但它在政治文化上有類似做法,比如對工廠、農莊評選紅旗單位;對個人評選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對城市也有紅色城市、模范城市的宣傳導向。
再比如,在評選方式上,蘇聯也是以國家主導的道德建設、獎懲式典型激勵機制,以及層層動員的制度化治理方式等等,這些都是蘇聯式社會主義治理邏輯,本質上沒有脫離蘇氏榮譽體系。常見的蘇氏榮譽體系,有社會主義勞動英雄、蘇聯英雄、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等個人榮譽稱號。有紅旗工廠 、紅旗農莊,先鋒隊、模范機關等集體榮譽。還有英雄城市,先進城市、文化城市等城市級榮譽。
即使在蘇聯解體后,這種榮譽體系在一些國家仍有延續或變體。比如俄羅斯、古巴、越南、朝鮮等,依然高度依賴榮譽體系來維系政治認同與社會秩序。
所以,雖然“文明城市”不是直接承襲自蘇聯,但其以行政主導推動社會道德建設、用榮譽激勵地方政府與基層單位的方式,確實有明顯的蘇式治理痕跡。當然,雖然有蘇聯式傳統的基礎,中國的文明城市評比也結合了中國特色與當代治理理念。可以說,它是在中國體制環境下對蘇式榮譽體系的一種本土演化與現代化延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