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啊!
我是每天探尋美景,用心分享的梨子
不吹不黑,一起感受身邊的美好吧!
文章?梨子
拍攝?梨子
好久沒去沙灣古鎮了,記憶中有點喧鬧,不過今天我重新認識了它。
印象zui深的,是這里縱橫交錯的巷道,不僅充滿古樸的氣息,還特別干凈。
不知道為什么,走在里面,感覺有種“不爭不搶”的輕松感,特別舒服。
走街串巷中,遇到淳樸友善的村民,雖然素不相識,卻感覺熟悉,擦肩而過時,還會忘記自己是游客。
以前我以為沙灣古鎮只有自駕才能去,原來地鐵轉公交也很方便。
我是坐地鐵3號線到番禺廣場,然后再轉公交去到南門的,公交路程大概45分鐘。
幾個人一起去的話,打車性價比更高,地鐵站過去大概7公里,我特意上網查了價,網約車20元左右。
自駕導航“沙灣古鎮”,可以定位到西門,這邊好多人停路邊,不要錢。
下車進古鎮這段路又寬又平坦,兩邊有各種小吃店鋪,魚餅、魚面、魚皮,還有雙皮奶、姜撞奶。
哇,姜撞奶可是我的zui愛,來一碗來一碗。咦?這些不是順德特產嗎,一時間倒把我弄迷糊了。
往里走不遠就到古村口了,大榕樹下坐滿了乘涼休息的游人。
廣場上還有支起折疊桌打牌的村民,瞬間感覺這里不是景點,而是當地村民世代生長的地方,充滿了輕松的生活氣息。
對了,旁邊的蠔殼屋別錯過,整面蠔殼墻密密麻麻全是蠔殼。
走近細看,蠔殼好白啊,應該是日積月累的雨水沖刷,還有了風化的痕跡,我伸手摸了一下,仍然很堅硬。
站在廣場上的清水井旁,我遇到了點小麻煩——周圍道路四通八達,該往哪邊走呢?
一番糾結和查地圖后,我打算沿右邊大路先游覽古村的外面,然后進去走街串巷。
沙灣古鎮的古村落建筑群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沿著外面的街道走,感覺沒幾分鐘就到頭了。
走到路口發現左邊有座古香古色的建筑后,于是我決定開始穿巷子。
誤打誤撞一路經過了太合書院、珠海何公祠、還有觀音堂,觀音堂還可以進去祈福。
巷子多數不寬,有些窄到兩個人不能并排走,但每條巷子卻很干凈。
青麻石地板在人來人往間磨去了棱角,陽光斜照在上面,還泛出歲月的光澤。
干凈整潔的巷子縱橫交錯,從南門到西門的主巷比較寬,兩邊有店鋪和展館,顯得熱鬧,但不吵。
不過我更喜歡這里分支出的小巷子,一踏進去瞬間感覺靜謐淳樸。
遇到有風的日子,陣陣涼風穿巷而過,脖頸上的汗水和暑氣也被吹走,大夏天也感覺清涼舒爽。
小巷里偶爾會遇到村民開的小店,有時還飄出輕柔的粵曲,在巷子里回旋,誰懂那種感覺啊,像是穿越到了舊時光。
路過檀木店時,聞到淡淡的檀香,感覺沁入了大腦,特別舒服。
不夸張地說,要是有地方坐下,我可以在這里聞一天。
沙灣古鎮的民居看上去都有年頭了,充滿了歲月的痕跡,但并不破敗,巷道里還會遇到不少漢服小姐姐在這里拍美照。
民居群里還有好多歷史建筑,感覺讓人一直享受著時間沉淀下的淳樸。
穿過建筑群到古村的西邊,這里有一片碧綠的四方塘,周圍還有玉虛宮、留耕堂。
再往遠處走,還有一片寬闊的荷塘,不過荷花都開過了。
走在荷塘邊,總感覺聞到蓮藕的香氣,還有好多小魚在底下悄悄啃食荷葉的枝干。
西門這邊還有好多70、80年代的宣傳牌,雖然知道是裝飾,但仍能模糊喚起小時候的記憶,叔叔阿姨們看到應該更有感覺吧。
返程路上看到周圍的民宿,情不自禁想到夜幕降臨,游客離去,月光下的青石板路散發出更加濃郁質樸的古村氣息,竟讓我有些向往。
抽點時間,去沙灣古鎮走走吧,放空大腦,享受一場輕松愜意的心情SPA。
實用攻略
門票:景區免費(少量展館要買票),不用預約!
地鐵轉公交:地鐵3號線到番禺廣場站D出口,站外公交站坐番6/番147路路到沙灣古鎮南門站(車程大概45分鐘),下車后方就是沙灣古鎮了
自駕:導航至“沙灣古鎮”,南門有停車場(應該要收費),西門路邊有停車位,還有很多車靠邊停路邊(免費),周末人多zui好早點到
謝謝閱讀
如果您喜歡這篇分享,
請給梨子
歡迎梨子,每天收獲好去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