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列車的事,官方又出新通報。這次是給大眾解釋了為什么沒有馬上開啟車門或者打開玻璃通風換氣。
主要原因是當時的條件并沒有達到開車門和破窗的要求。沒有達到啟動緊急預案程度,自然工作人員也就不會主動去破窗開門。
在沒有破窗打開車門的情況下,列車乘務員還是做了很多工作的,車里的80多個氣窗全部打開通風降溫,前后運送了1800多瓶礦泉水,900多罐八寶粥給乘客。為了防止乘客出現意外,同時還呼叫了10輛救護車停在了東孝站待命。
至于為什么阻止乘客靠近破碎窗戶,這點也是為了乘客安全。和此前筆者猜測的原因差不多,當時天很黑外面情況不明,不安全因素太多,乘客一旦下車就會增加很多風險。而且車輛脫軌停靠的地方并沒有站臺,車門距離地面1.5m高。這個高度如果從窗戶上下去,風險還是會有的。
所以在多重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待在車里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之前的兩次通報中主要是真心道歉,所有乘客可以免手續費退款,辟謠抓了砸窗小伙,他并沒有拘留,只是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
據悉這趟列車中一共有7個車廂的玻璃被砸,經濟損失超過23000塊。因為是特制玻璃,所以價格很貴。就是不知道這些損失,會是誰來承擔?目前鐵路部門已經完成了車輛玻璃更換,列車也恢復正常了。
由于每個人的體質耐受情況都不一樣,所以當時車內的環境對于一些人員來說是焦躁難耐的。有的男士拖去上上衣散熱,有的女士汗流浹背,汗水將整個衣衫全部浸濕。在這種情況之下,不少乘客自然會選擇自救,而非老老實實的等待救援。
這件事很好地展現了制度與人性的矛盾。同時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要給一線的工作人員留出合理的自由裁量空間,要讓他們成為問題的解決者,而不是規矩的執行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