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三皇五帝大家應該都知道,但你知道有這么一個人既名列三皇又名列五帝嗎?他就是歷史上第一個統一華夏的人,名字叫黃帝。為什么叫黃帝這個名字呢?歷史上記載說他是土德之瑞,帝王之相,土是黃色的,所以叫黃帝。
黃帝出生于有熊氏,父親是有熊部落的首領少典。由于黃帝一生下來就極為的神靈,不久就能說話,而且聰明伶俐過目不忘,所以二十多歲的時候,父親就讓他當了有熊部落的新首領。在黃帝成為了部落首領之后,就帶領有熊氏迅速崛起,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黃帝部落,與中原其它兩大部落炎帝和蚩尤三足鼎立。
當時炎帝和蚩尤一直在爭奪黃河下游,一直沒有爭贏過。在一次被蚩尤打敗之后,炎帝派人聯系了黃帝,兩人合謀許久,與蚩尤大戰了數次之后,終于在逐鹿之戰中贏得了勝利。炎帝看黃帝羽翼已豐,就臣服于黃帝。
因為在黃帝和炎帝時期基本都是在黃河流域活動,逐漸形成了華夏大族,逐鹿之戰后,華夏進入了一個由漢族統治的時期,漢族占了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多,黃帝和炎帝他們都被視為是華夏民族尤其是漢族共同的祖先。所以我們中國人都稱自己為炎黃子孫,稱黃河為母親河。
黃帝統一了中原之后,便開始推算歷法,教導百姓播種五谷,還建立了現存最早的古國體制:類似于現在八個家庭為一小組,三個小組為一個村,三個村子為一個鎮,三個鎮為一里,五個里為一邑,十邑為一個都城,十個都城為一師,十師為州,全國共分為九州。設了一百多個官位來管理國家。還對所有的官員提出了以德治國,要求官員艱苦樸素,修身養德。對犯罪的人輕則流失重則斬首。
當了一段時間的國家元首之后,黃帝發現管理一個國家還是很有難度的。于是他集思廣益,搞起了發明大作戰。他將全國土地重新劃分,劃成“井”字,中間一塊為公畝,歸國家所有,四周八塊為私田,由八家合種,收獲除部分上交國家之外其他自得。還發明了水井用來灌溉田地。黃帝的妻子元妃嫘祖發明了養蠶,蠶絲用來織布,然后用布做衣服。黃帝還派倉頡外出走訪,創造出了文字。與岐伯一起商討醫理,創造出了黃帝內經。還有像其他的什么旗幟啊、門啊、樓啊什么的都是出自黃帝和他的部下之手,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想了解更多黃帝的事跡或者更多的歷史趣聞,請關注百家號老葉聊歷史,老葉是一名瘋狂的歷史愛好者,非常愿意和大家聊聊歷史,有什么想法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給我,老葉留之必回哦,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