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新紀元,用有趣故事解讀餐飲與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導讀
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就到7月份了,2025年已經過去一大半了,明日就是24節氣中的小暑節氣了,也是夏季的第5個節氣。
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意思就是炎熱開始了,所以說小暑節氣的到來,標志著炎熱的夏天正式來了。
中國人對于二十四節氣都是非常重視的,小暑節氣也是如此,今年的小暑很不一般,屬于60年難遇,有有4大特點,看懂農諺安穩過夏天。
一、夜半小暑熱更兇
2025年小暑交節的具體時刻定格在7月7日04:04,這個沉睡中的時間點讓今年成為名副其實的"夜晚小暑"。
明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早有記載:"暑分晝夜,陽火潛夜則郁而不散",道破了夜間入暑的特殊性。
民間農諺有云:“白天小暑把扇丟,夜晚小暑熱死牛”,這句諺語絕非危言聳聽,根據氣象數據顯示,近60年來夜間入暑的年份,后續三伏平均氣溫比白晝入暑年份高出1.2-1.8℃。
這是因為子時到卯時的陰寒時段被暑氣侵入,如同在火爐外裹上保溫層,導致積熱難消,所以小暑時間在晚上,一般夏天就會比較熱。
二、今年小暑60難遇
2025乙巳蛇年本身已是特殊時間節點:既是"雙春年",又逢閏六月,這種"蛇年逢雙春又閏六月"的配置,在天文歷法中平均每60年才會出現1次。
清代《協紀辨方書》特別警示:"閏六暑連,陰火相疊",提示此類年份濕熱交織的特征,這種特殊天象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高溫天氣比較多。
三、今年屬于小暑更晚到來
由于今年農歷閏了一個六月,導致今年小暑更晚到來,今年小暑陽歷是7月7日,而對應的農歷是六月十三。
民諺有云:“晚小暑,蒸籠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晚小暑的話,那么接下來的天氣就像開蒸籠一樣,熱的讓人受不了。
對比近20年數據,小暑出現在六月初十以后的年份,長江流域平均降水減少23%,但華北平原暴雨概率反增35%,這種"南旱北澇"的極端分布,正是晚小暑帶來的副熱帶高壓異常所致。
四、今年屬于晴小暑
根據全國氣象數據顯示,明日小暑節氣,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天氣晴朗為主,降雨的地區比較少,屬于典型的“晴小暑”現象。
農諺有云:“小暑無雨,倉里無米”,這句話也就是說,如果小暑當日是晴天,那么接下來的夏天會非常炎熱,降雨量會比較少,那么可能會影響莊稼收成,從而導致“倉里無米”的現象發生。
北宋《陳旉農書》記載的:"暑晴一七,備水三石",古代的這種應急方案至今仍有參考價值,尤其是在比較缺水的地區,可以儲備3天以上的飲用水量,以備不時之需。
明日就是小暑節氣了,今年的小暑很不一般,有以上4大特點跟往年大不相同,看懂農諺,學習一下古人的智慧,安穩過夏天。
最后麻煩大家點個贊支持一下,非常感謝!
如果你愛看美食,愛看餐飲故事,歡迎關注我們
與君共勉
嘗遍中國美食
游遍千山萬水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當成了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