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的第二周即將啟幕。盡管今年的養老金調整通知尚未公布,但從時間節點來看,下周發布的可能性頗高,這也預示著今年的養老金調整工作即將正式啟動。在此背景下,企業退休人員尤為關注:依據調整公式,他們的養老金漲幅能否達到 3% - 5% 呢?
根據數據,企退人員數量達到1.2億左右,人均養老金方面,2023年為3162元,經過2024年的繼續上漲,目前人均養老金為3200多塊錢,要比退休人員的整體人均養老金低一些,這其中大多數企退人員的養老金又是低于3000元。
不少人呼吁今年養老金調整應向企業退休人員傾斜,采取 “企退多漲、事退少漲” 的策略。但回顧歷年養老金調整政策不難發現,我國養老金調整始終堅持公平統一原則,并未依據退休人員的身份屬性制定差異化方案。無論是企業退休人員,還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均采用 “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傾斜調整” 相結合的統一計算方式。
對此,我們看到有網友提到,今年養老金調整能不能對企退人員多漲、事退人員少漲?其實,我們看過去養老金的調整安排,并沒有根據退休身份的差異來制定不同的調整方案,根據調整公式,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都是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三步走的方式來計算上漲金額。
不過,有的企退人員確實可以更高一些,以去年為例,在上漲3%的情況下,有的企退人員實際漲幅能達到3%-5%,這又如何來解釋呢?
這就跟本人的養老金基數有一定的關系,因為去年的養老金上漲金額并不是按照本人養老金*3%來計算,對于養老金低于人均水平的,實際上漲金額要比直接按3%來算更高一些,導致最后的漲幅結算結果上,實際數字可以高于3%。
我們來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假設一位企退人員工齡20年,養老金1800元,所在地為遼寧,根據遼寧去年的調整方案,其中定額調整為33元,掛鉤調整部分,工齡15年以下的,統一增加15元,工齡16年以上的部分,每滿1年增加1.6元,跟養老金水平掛鉤,漲幅為0.5%,高齡傾斜調整為30和60元,此外還有艱苦邊遠地區傾斜,標準為5元。
不考慮任何傾斜調整的話,上市企退人員可以上漲33+15+5*1.6+1800*0.5%=65元,實際的漲幅就是65/1800=3.6%,超過了3%,如果他還能享受到高齡傾斜的話,至少額外增加95元,實際漲幅就是95/1800=5.3%,超過了5%。
當然,今年的養老金漲幅預計很可能會低于3%,不過政策上又會相對傾向于養老金中等水平以下的人員,那么有的企退人員的漲幅還是有可能達到3%-5%的。
由于一些企退人員養老金基數偏低,加上今年政策上又是重點傾向于中低收入以下的人群,他們的實際漲幅確實可以更高一些,有的達到3%-5%也是有可能的。當然,具體就要看本人的養老金水平、工齡、年齡等情況了,有的企退人員由于養老金同樣比較高,實際漲幅可能達不到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