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何對索額圖之死勃然大怒?
1703年深秋,北京城寒意漸濃。
宗人府陰暗的牢房里,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蜷縮在冰冷的地面上,身旁散落著斷裂的鎖鏈碎片。這位老者正是曾經權傾朝野的康熙朝重臣索額圖。他已經連續(xù)四個月沒吃沒喝,最終在極度痛苦中咽下最后一口氣。
當獄卒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將索額圖的死訊報入紫禁城時,67歲的康熙皇帝竟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好個索額圖!竟敢以絕食抗旨,藐視天威!”
更令人震驚的是,康熙在盛怒之下不僅下令抄沒索額圖全部家產,還將他的兩個兒子處死。
五年后,康熙仍余怒未消,公開宣稱索額圖是“本朝第一罪人”。
曾經親如兄弟的君臣,為何會走到這一步?那個為康熙立下汗馬功勞的索額圖,怎會落得如此凄慘的結局?
生死之交:從擒鰲拜到平三藩
時間倒回三十多年前。少年康熙正深陷權臣鰲拜的陰影之中。鰲拜把持朝政,連康熙這個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當康熙孤立無援時,索額圖毅然辭去吏部侍郎的高位,甘愿回到康熙身邊當一名普通侍衛(wèi)。他利用職務之便,與年輕的皇帝密謀對策。
康熙和索額圖想出一條妙計。索額圖以陪皇帝練習“布庫”(滿族摔跤)為名,在宮中悄悄訓練了一批身強力壯的少年。鰲拜以為小皇帝玩物喪志,放松了警惕。
1669年五月的一天,當鰲拜像往常一樣入宮覲見時,康熙一聲令下,這群少年一擁而上,將不可一世的鰲拜死死按在地上。索額圖站在一旁,看著自己一手策劃的計謀終于成功,心中百感交集。
鰲拜倒臺后,索額圖一躍成為康熙最信任的心腹,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太子太傅,權傾朝野。在隨后平定三藩之亂的艱難歲月里,盡管索額圖當初反對撤藩,但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他立即全力支持康熙。史書記載:“索相當權時,多謀略,三逆叛時,公料理軍書,調度將帥,皆中肯要。”整整八年,索額圖協助康熙運籌帷幄,最終平定三藩。
1689年,索額圖再立奇功。
他作為首席代表與沙俄談判,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等條約《尼布楚條約》。談判期間,索額圖軟硬兼施,一面在談判桌上據理力爭,一面在黑龍江流域調兵遣將,最終成功遏制了沙俄的南侵野心,為清朝東北邊境贏得百年安寧。
權欲熏心:從忠臣到“太子黨”
隨著權力達到頂峰,索額圖逐漸迷失了方向。他貪腐成性,富可敵國,連康熙都忍不住斥責他:“家資巨富,愈加貪婪,習以為常。”康熙甚至特意賜給他一塊“節(jié)制謹度”的匾額,提醒他收斂些。但索額圖不為所動,依然我行我素。
與此同時,索額圖把目光投向了未來,這個人物是太子胤礽。
作為康熙最寵愛的赫舍里皇后的親叔叔,索額圖自然成了太子的叔姥爺。赫舍里皇后因難產去世后,康熙將對亡妻的思念全部傾注在胤礽身上,不到兩歲就立他為太子。
索額圖開始極力巴結太子。他不僅在朝中拉幫結派形成“太子黨”,還時常出入東宮,與太子密談。
最令康熙無法容忍的是,索額圖竟慫恿太子使用皇帝專屬的明黃色服飾,儀仗規(guī)格也幾乎與皇帝相同。在康熙看來,這無異于教唆太子僭越皇權。
康熙曾憂心忡忡地對大臣們說:“索額圖讓太子服御俱用黃色,一切儀制幾與朕相似。驕縱之漸,實由於此。”太子的日益驕縱,康熙全歸咎于索額圖的教唆。
圖窮匕見:宗人府里的四個月
晚年的康熙對太子越來越失望。胤礽曾口出狂言:“天下豈有四十年的太子乎?”暗示父親活得太久。康熙聞此言,臉色鐵青。
1703年,康熙南巡至山東德州時,太子突然生病。康熙特召已退休的索額圖前來侍奉。誰料這次見面,竟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據康熙后來憤怒地回憶:“去年皇太子在德州時,索額圖乘馬至皇太子中門方下,僅此一條就該把你處死。你把自己看成是什么人?”在等級森嚴的皇宮,這種僭越行為被視為大不敬。
1703年五月,康熙突然下令拘捕索額圖,罪名是“議論國事,結黨妄行”。沒有任何審判,索額圖直接被投入宗人府大牢。康熙特意吩咐:“任何人不得探視!”包括送飯的人。
陰暗潮濕的牢房里,67歲的索額圖身披四五十斤重的鐵鏈。一天天過去,獄卒始終沒有送飯送水。
索額圖從最初的憤怒到絕望,最終虛弱得連鐵鏈都無力掙脫。四個月后,曾經權傾朝野的一代權臣,竟在饑渴交加中悲慘離世。
死后的風暴
當索額圖餓死的消息傳來,康熙的反應出人意料,他勃然大怒。在朝堂上,康熙厲聲斥責:“索額圖竟敢以絕食抗旨,藐視天威!”隨即下令抄沒索額圖全部家產,處死他的兩個兒子格爾芬和阿爾吉善。這還不解恨,五年后廢太子時,康熙依然余怒未消,公開宣稱索額圖是“本朝第一罪人”。
康熙的暴怒其實不僅僅是情緒,還是因為他的帝王心術。
他有幾個考慮。
最重要的是為太子開脫。康熙必須把太子失德的責任推給索額圖。他后來對大臣們直言:“從前索額圖助伊(皇太子)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今胤礽(皇太子)欲為索額圖復仇,結成黨羽。”在康熙的敘述中,太子完全是被索額圖帶壞的。
其次是殺雞儆猴。索額圖經營多年,黨羽遍布朝野。康熙曾憤怒地說:“全國都受朕深恩,如果受恩者半,不受恩者也半,那就會要跟隨你了。”這種勢力必須連根拔起。處死索額圖的兒子,就是要徹底鏟除赫舍里家族的政治影響力。
還有,他需要維護帝王尊嚴。康熙不能容忍索額圖以死亡“抗議”的方式挑戰(zhàn)皇權。將索額圖之死定性為“絕食抗旨”,康熙就能名正言順地繼續(xù)懲罰他,甚至禍及家人。皇帝的金口玉言,容不得半點質疑。
索額圖的悲劇
索額圖的悲慘結局,是康熙朝權力游戲的一個縮影。回首索額圖的一生,從康熙最信任的伙伴淪為本朝“第一罪人”,令人唏噓不已。
康熙與索額圖的關系演變,映照了權力對人性的腐蝕,從親密無間的政治盟友,到猜忌日深的君臣,最后成為你死我活的仇敵。
康熙晚年對索額圖的極端處置,表面是憤怒,深處卻是恐懼。他恐懼權臣干政,恐懼太子逼宮,恐懼自己一手開創(chuàng)的盛世基業(yè)被動搖。
索額圖死后,康熙給這段恩怨蓋棺定論時,只勉強承認了他在《尼布楚條約》談判中的功勞,其他功績一概抹殺。曾經共同擒鰲拜、平三藩的崢嶸歲月,都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里。
紫禁城的紅墻黃瓦依舊,只是物是人非。
當索額圖在黑暗中咽下最后一口氣時,不知是否想起三十四年前那個春日,年輕的康熙皇帝和他并肩站在大殿上,看著被制服的鰲拜,相視一笑。
那一刻,他們是生死與共的戰(zhàn)友;這一刻,他們是不共戴天的仇敵。權力的游戲里,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永恒的教訓。
在皇權至上的時代,無論多大的功勛,一旦威脅到皇權,終究難逃“狡兔死,走狗烹”的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