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華文明史源遠流長,我們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人說要是從伏羲女媧算起,那么中國應有一萬多年的文化了吧,不過這只是一種神話故事的說法。籠統來說,中國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是舉世公認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之一。
而韓國竟也稱自己有著五千年歷史,說是曾挖出過5000年前的古尸,然后便認為他們有著5000年的文明歷史了。不少人笑稱韓國人真可愛,那中國人考古到的8000年的小麥糧倉又應作何解釋?外國神話和圣經中的更加悠久的故事又該如何說明?最近韓國又挖出了東西,這次好像不小心鬧了個笑話......
在韓國慶山挖掘出三把銅戈,專家推測應有2000多年歷史,而意外之喜是銅戈上的“五銖銅錢”。擁有這些銅錢的應該是“三韓時代”的最高將領,這些發現令韓國人民大喜,建議進行“申遺”。只不過后來的進展,卻讓韓國人沉默了。
為什么呢?全中國人都知道銅錢就是中國的貨幣,中國幾千年都在用銅錢生活,是古代中國的產物。最早出于秦漢時期,是屬于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瑰寶。怎么可能“申遺”成功呢?銅錢是一種古代銅質輔幣,分有圓錢、布幣、鑄幣等,而方孔銅錢則是最常見的一種。
應中國古話“天圓地方”之說,秦始皇把銅錢鑄成外圓中方之形。這種方孔銅幣,即后來的“半兩”,流通了兩千多年。再到后來的方孔銅錢,經過不斷發展為“莢錢”、“三株錢”“五銖錢”,直到唐武德四年廢止五銖錢。毫無疑問,銅錢屬于中國文化物質遺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