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周末閑聊的時候,胖貓跟大家說點管理上的“小體會”!
在生物醫藥行業,創新項目和初創企業的團隊規模都不大,十人左右甚至更少的小團隊極為常見。
團隊雖小,不光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形式了,是要肩負起技術攻關、項目推進、合規申報等多重重要任務的“特種分隊”了。
如何帶好這樣的小團隊,既能高效推進業務,又能激發團隊成員的潛力?
今天,結合行業特點,胖貓跟各位讀者老爺瞎說一下小團隊管理的“三板斧”
PART
#01
業務熟手≠團隊靈魂
生物醫藥行業高度專業化,很多小團隊,在選人的時候很多團隊喜歡從市場上招來有經驗的“業務熟手”!
希望“業務老手”能做到以一敵十的效果!
這個趨勢,不難從初創公司BP中對創始團隊履歷的“吹捧中”看出端倪!
“業務熟手”本事沒問題,但是能否和項目或者公司匹配,這需要帶隊人親自把關,千萬別指望這些人能一來就解決團隊的短板。
業務熟手能帶來經驗,但能否融入團隊文化、適應公司發展方向,還是需要“帶頭人”親自帶、親自調理,以讓高薪聘請的大牛更好的發揮出應有的潛力!
要定做事情的SOP,約法三章,經驗要在SOP約束范圍內發揮作用,而非以老賣老的為所欲為;
要定基調,確保新員工的能力能真正“移植”到老團隊的體系中。給“業務熟手”應有的職位和地位,要敢于壓任務、定KPI,一切以結果說話。
很多小公司請到了“業務熟手”,認為人家能看上自己這個小廟就謝天謝地了,因此從開始就“奉為天神”,到最后拿不到結果,雙方都尷尬至極!
小團隊,每個人都是精兵干將,要用結果說話!履歷很重要,但只是入門的“門票”,戰績還得靠自己!
PART
管理是極耗心力的事,學會放手很重要!
小團隊,很容易讓管理者有“容易管理”的錯覺!
這導致很多生物醫藥團隊的老板,既要做科研、盯項目、談合作,還要管團隊。
全部都要抓,結果什么也抓不住!
管理是管理者時間和精力的分配“藝術”,不光要把握好“度”,并且要能協調好“量”,這直接決定了團隊和業務的上限。
過度輸出,員工會覺得很爽,但他們的成長就會很慢;老板管太多,在項目遇到難題的時候,其它人會自然而然的把任務留給老板善后,畢竟甩鍋的最高境界就是甩鍋給老板了!
對應的 ,管太少,團隊容易松散。不過,這個極端一般很少有人走。
如何找到平衡?建議多開短會,多做一對一溝通,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不要貪心。
用“能立刻轉化為業務能力”的內容去要求和培養員工,要給團隊留下30%的思考空間,以及要讓他們為自己職責內的結果負責!
那老板自己做什么?
很簡單:定戰略、定方向、定責任!分任務、分酬勞、分獎金!
PART
能力與態度,如何精準“拿捏”?
Biotech的老板, 業務認知和前瞻視野要高于團隊,才能讓員工“心服口服”。
這么復雜的業態,你對藥物的研發流程不懂,基本就不要開局創業!
尤其是有些老板,自以為是,在關鍵時刻“不懂裝懂”,為體現自己的地位而“指手畫腳”,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非主流”的項目出現,損失自然加在公司頭上。
對于員工,有的能力強但態度一般,有的態度好但業務比較弱。
小團隊的老板愿意選擇后者,因為好管理,好拿捏,但是短期好管理,長期是很難拿到結果的! 一個人,沒有牛掰的業務實力,只有好的態度,那是不可能在創新藥領域做出什么成就的!
胖貓覺得,要多選“有能力”的人才,及時對方是“刺兒頭”,要用自己的領導力來對他進行調校、激活。
結合具體的研發業務細節,私下、團隊內和公開的方式進行激勵或者批評。
提成、底薪、績效、額外獎勵的作用要能夠分清楚,關鍵節點要舍得投入,讓牛人有“能者多得”的體驗!
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內部賽馬,激發團隊成員的競爭和興奮點,調動他們的主動性。
一旦選好成員后,要及時感知團隊的日常狀態, 及時調整管理方式。
雖然都是“精兵悍將”,但每個成員的成長速度、興奮點、痛點都不同,老板既要做導師,也要做老板。
說破大天,老板要能穩穩的帶領團隊過“湍急大河”,而且要保證過了河能拿到最終的結果!這一點,我建議大家好好學習下當年的“四渡赤水”!
還有其他閑聊的文章,大家可以隨意翻看
5、《》
6、《》
7、《》
8、《》
9、《》
深度學習的參考資料還有自制學習資料,歡迎大家到加入胖貓星球獲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